贈張生二首 其二
攬衣斷崖口,悲風振古臺。叫雁驚逆云,萬里天為開。雪榛覆寒莎,松殿扃馀苔。昔人邈安在,日落寒色來。棄置勿復道,且釂黃金杯。
攬衣斷崖口,悲風振古臺。叫雁驚逆云,萬里天為開。雪榛覆寒莎,松殿扃馀苔。昔人邈安在,日落寒色來。棄置勿復道,且釂黃金杯。
荏平云是古名封,地控高唐勢獨雄。
百雉城荒秋雨后,幾家門掩夕陽中。
馬周論議情何切,方朔詼諧賦獨工。
共是霜臺驄馬客,偶因懷古挹清風。
路連城北曉寒輕,晴入郊干倦眼明。煙樹疏村天上下,野塘流水玉縱橫。亭亭洞口琪宮出,隱隱林間仙犬鳴。為有嘉賓來勝地,紫芝黃竹放歌聲。
石磴同登大缽山,相看一笑開心源。身于鳥外爾何有,榻與云連天可扳。眼界可憐塵世事,野情欲扣碧霞關。道人鶴背傳書過,神女峰頭采藥還。
天削金蓮此山最,解衣呼酒真高會。清虛足下流銀河,輕碧歌中散林靄。雜樹分榮蔭石床,異花齊發團傾蓋。形骸雖與萬物同,書舄已超塵堨外。
釣船頗欲佐涪翁,
當世知余莫取容。
誰料傳亡終欠識,
但同物論惜元龍。
大連少連者,
夫子筆之書。
誰謂東夷子,
而于喪善居。
墻外即官道,秋高偶縱視。
荒荒草半焦,兀兀寒煙起。
前頭誰家墳,白楊掛錢紙。
我亦有先壟,我亦為人子。
潼關咫尺地,春秋不一祀。
望望落日斜,霜葉連山紫。
臘尾金杯滟滟,春頭彩勝翩翩。裁紅暈碧動嫣然。風日好,偷眼艷陽天。
一曲玉簫明月,幾弦錦瑟華年。故鄉迢遞水云連。歸未得,思發在花前。
金馬九重恩譴,碧雞二十春風。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見,憔悴已成翁。
白發帶花休笑,紫髯說劍猶雄。欲箋心事向天公。賒美酒,長醉玉壺中。
屏翳烘云靺鞨,羲和敲日玻瓈。韶風麗景畫橋西。春色早,南國且黃鸝。
瀟灑蕙樓菌閣,繁華杏塢桃溪。多情楊柳露新荑。堪一醉,騎馬欲雞棲。
龍馬山前草長,螳螂川上花開。霜天曉角報春回。傳菜手,先進蕩寒杯。
金線絲絲染柳,玉英片片熏梅。流光容易把人催。吾老矣,何日賦歸來。
枉渚有幽蘭,香氣隨風烈。
美人牽輕裾,窈窕獨采擷。
佩之非自歡,用媚君子悅。
君子自怡怡,蘭香香有時。
其奈妾顏色,冶容日以移。
蘭萎合棄捐,棄妾亦如斯。
殘香復把玩,淚向春風吹。
海內宗盟盛,振振乃好修。傷心終契闊,回首近從游。才學年方壯,聲猷志未休。人琴遽如許,歌罷玉溪流。
病阻躬臨穴,慇勤寄此哀。嚴霜著松柏,寒日轉蒿萊。千雨應俱集,一詩慚匪才。致芻徐趙在,亦足慰泉臺。
閶闔春來漢詔寬,淮南草木總含歡。
云中朱簿圍絲障,月下華林引翠冠。
紫灞煙光留客飲,赤城霞色照人寒。
清歌半似西游侶,那得花前不醉看。
夜雨從來相對眠,
茲行萬里隔胡天。
試依北斗看南斗,
始覺吳山在目前。
新州古巖邑,蕭索亦堪傷。
山氣壓城黑,朔風吹客涼。
重關嚴鎖鑰,小市散牛羊。
各有登臨興,征人祇望鄉。
紫陌春如綺。正巴陵、征南昨夜,捷書飛至。閶闔門開排彩仗,夾道笙歌鼎沸。都不用、魚龍百戲,頃刻鳳樓拋鈿屑,算今朝、玉做人間世。洗兵馬,豐年瑞。
臨軒彌覺天顏喜。喜春城、九衢花滿,千官珠綴。更向銀刀都里望,小襯粉侯殊麗。想入蔡、軍容如是。宴罷不須宣翠燭,水晶毬、萬盞天邊墜。長似晝,晃歸騎。
曉雨初收翠靄濃,
此番二十四番風。
忽驚春暮翻為雪,
乃是楊花飛滿空。
甚多情皓月,長只在,別離看。記香霧云鬢,清輝玉臂,曾倚高寒。欄桿夜深露冷,枉沉吟、千里共嬋娟。懊惱西窗蠟淚,低徊錦瑟朱弦。
尊前率意理孤歡,強醉話團圓。奈何風雨消磨,韶光憔悴,哀樂無端。家山慣縈夢底,笑年年、無計整歸船。客里秋風幾日,吳中莼美鱸鮮。
銅琶牙板,數詞家名手。柳膩蘇豪孰兼有。豁雙眸、舅氏樂圃詞鈔,真莫怪、膾炙騷壇人口。
慈親題語在,記得年時,曾向妝臺課停繡。篇什富珠璣,擊節人亡,低唱罷、淚沾紅袖。
愿本意、早填謁金門,使屈姊、舒開夜臺眉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