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觀秦蜀地圖
往者行省臨秦中,我亦急服叨從戎。
散關摩云俯賊壘,清渭如帶陳軍容。
高旌縹緲嚴玉帳,畫角悲壯傳霜風。
咸陽不勞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
意氣已無雞鹿塞,單于合入蒲萄宮。
燈前此圖忽到眼,白首流落悲涂窮。
吾皇英武同世祖,諸將行策云臺功。
孤臣昧死欲自薦,君門萬里無由通。
正令選壯不為用,筆墨尚可輸微忠。
何當勒銘紀北伐,更擬草奏祈東封。
往者行省臨秦中,我亦急服叨從戎。
散關摩云俯賊壘,清渭如帶陳軍容。
高旌縹緲嚴玉帳,畫角悲壯傳霜風。
咸陽不勞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
意氣已無雞鹿塞,單于合入蒲萄宮。
燈前此圖忽到眼,白首流落悲涂窮。
吾皇英武同世祖,諸將行策云臺功。
孤臣昧死欲自薦,君門萬里無由通。
正令選壯不為用,筆墨尚可輸微忠。
何當勒銘紀北伐,更擬草奏祈東封。
過去行省長官到秦中任職,我也身著戎裝隨隊出征。大散關高聳入云俯瞰著賊寇營壘,清澈渭河如帶般映襯著軍隊陣容。高高旗幟隨風飄動,主帥營帳戒備森嚴,畫角聲悲壯地在霜風中傳響。不消三天就能輕松抵達咸陽,一把火就可讓幽州化為烏有。那時意氣風發,不把雞鹿塞放在眼里,單于理當到蒲萄宮來朝見。如今燈前這地圖忽然映入眼簾,我已白發蒼蒼,流落他鄉,悲嘆自己無路可走。我們皇上英明神武如同世祖劉秀,將領們將建立云臺般的功勛。我這孤臣冒死想自我推薦,無奈距君門萬里,沒有途徑能通。即便選壯丁不用我,我還可用筆墨來盡點微薄忠心。何時能刻石記北伐之功,更想草擬奏章祈求封禪。
行省:地方行政區劃名。秦中:今陜西中部地區。
急服:緊裝,指戎裝。叨:謙詞,忝。
散關:即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
清渭:渭河。
玉帳:主帥營帳。
畫角:古管樂器,發聲哀厲高亢。
咸陽:秦都城,此泛指關中。
幽州:今北京、河北一帶。
雞鹿塞:在今內蒙古磴口西北。
蒲萄宮:漢宮殿名,在長安。
世祖:東漢光武帝劉秀。
云臺功:東漢明帝時,將功臣畫像陳列于云臺。
昧死:冒死。
東封:帝王到泰山封禪。
此詩創作于詩人晚年。陸游一生渴望收復失地,早年曾有從軍經歷,后仕途坎坷,壯志未酬。在燈前看到秦蜀地圖,勾起了他對往昔征戰歲月的回憶,感慨自己年老流落,遂寫下此詩,抒發愛國之情和報國無門的悲憤。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愛國情懷和壯志難酬的苦悶。其特點是情感跌宕起伏,既有豪邁的氣概,又有悲嘆的哀傷。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愛國主題的一貫性,展現了他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十二年前舊師友,書來欲拆淚成行。
幾回相憶人千里,往事追思夢一場。
琴劍知辭南國久,干戈尚任北方強。
傷心吾道秋容冷,遙憶師門數仞墻。
風雨三間屋,乾坤一腐儒。
營生妻笑拙,學古客言迂。
坐久燈花落,吟成硯水枯。
方書俱遍覽,無藥可醫愚。
諸老凋零不忍聞,奈何天又奪斯人。
漢初賈誼曾前席,晉后淵明恥屈身。
尚想醉歸松路月,可堪夢斷草池春。
同宗聞訃尤傷感,老淚無多暗損神。
秋晚村莊憩,青山對掩扉。
輕風隨步屧,殘露濕征衣。
水滿菰蒲亂,田荒鸛鶴飛。
欲行還小立,旅思重依依。
有美者庭花,謹毋縱牛羊。方苞亦方折,其葉何牂牂。
敦篤哉吾兄,一食不我忘。有酒既醑我,又以嘉殽將。
感兄此意厚,起奉千年觴。何以報嘉惠,作善天降祥。
盎盎春流水,微微風動蘋。
江山一片石,童冠兩三人。
落魄從渠笑,逍遙得我真。
百年渾是客,一月幾佳晨。
塵世無暇日,偷閑到曉亭。
橋陰界水綠,燒跡斷山青。
石瘦牛磨角,簷空雀墜翎。
暮笳風外響,愁坐若為聽。
鄰窗雞唱曉,客路馬嘶風。
夜色鐘聲外,晨光角韻中。
蟾歸曳殘白,烏出浴新紅。
一點清明意,那無保養功。
箕冠如櫛擁茅旌,誰執骍旄歃晉盟。
遵海而南關氣數,渡江以北少功名。
火旗晻靄云藏闕,水陣周遭雪壓城。
一榻不容人鼾睡,那知霧島是神京。
北師有嚴程,挽我投燕京。
挾此萬卷書,明發萬里行。
出門隔山岳,未知死與生。
三宮錦帆張,粉陣吹鸞笙。
遺氓拜路傍,號哭皆失聲。
吳山何青青,吳水何泠泠。
山水豈有極,天地終無情。
回首叫重華,蒼梧云正橫。
早袖經綸手,歸歟臥首陽。
可憐心錦繡,不補帝衣裳。
祿與名俱靳,身宜壽且康。
互鄉蒙子潔,聞訃重心傷。
移居山北向山南,天遣清風接笑談。
無數鳧雛穿稻塍,一群?鶩語茭潭。
鷺臨清泚貪心起,蓮到黃昏笑靨含。
卻憶姚家古藤下,烏巾掛了旦眠酣。
門巷蕭條絕市聲,吟肩終日聳崚嶒。
瘦如華表秋來鶴,貧似叢林旦過僧。
渴吻漫消茶一碗,枯腸不飽稻三升。
交游豈是相違意,四十無聞自可憎。
至人埋骨地,草木總皆玄。
未臘梅先覺,無風竹亦禪。
燈緣千載燄,名共四松傳。
舊日經行處,瓶盂常儼然。
先生忘富貴,久客幸平安。
髪已千莖白,心猶一寸丹。
衣冠前進士,家世舊郎官。
醉入烏程里,吟登李杜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