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長所作梅竹
竹里梅花巧耐寒,正如紅袖倚闌干。詩翁傳淂春風面,曾在家山別墅看。竹傳唐帖雙鉤法,梅效徐家沒骨圖。誰道茂林春已暮,不知春色在西湖。
竹里梅花巧耐寒,正如紅袖倚闌干。詩翁傳淂春風面,曾在家山別墅看。竹傳唐帖雙鉤法,梅效徐家沒骨圖。誰道茂林春已暮,不知春色在西湖。
天子錫玄??,傾山禮隱淪。
君拋青霞去,榮資觀國賓。
劍光既陸離,瓊彩何璘玢。
夙駕別情遠,商弦秋意新。
冥冥鴻鵠姿,數尺看蒼旻。
殘寇近宋郊,西行惡飆塵。
立身素耿介,處難思經綸。
春府搜才日,高科得一人。
一與鐘山別,山中得信稀。
經年求法后,及夏問安歸。
野實充甘膳,池花當彩衣。
慈親莫返拜,外禮欲無為。
文憲中司盛,恩榮外鎮崇。
諸侯皆取則,八使獨推功。
詔喜新銜鳳,車看舊飾熊。
去思今武子,余教昔文翁。
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國風。
光征二千石,掃第望司空。
西底空流水,東垣但聚云。
最傷梅嶺望,花雪正紛紛。
漸看華頂出,幽賞意隨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過水聲。
海容云正盡,山色雨初晴。
事事將心證,知君道可成。
亂峰江上色,羨爾及秋行。
釋氏推真子,郗家許貴甥。
氎花新雨凈,帆葉好風輕。
千里依元舅,回潮亦有情。
蘋洲北望楚山重,千里回軺止一封。
臨水情來還共載,后會那應似疇昔,年年覺老雪山容。
臨川內史憐諸謝,爾在生緣比惠宗。
遠別應將秦本去,便道須過大師寺,白蓮池上訪高蹤。
別渚望邗城,岐路春日遍。
柔風吹楊柳,芳景流郊甸。
日日東林期,今夕異鄉縣。
文房曠佳士,禪室阻清盼。
離恨奪賞心,不得諧所愿。
莫憶山中人,碧云遙可見。
才子南看多遠情,
閑舟蕩漾任春行。
新安江色長如此,
何似新安太守清。
清淺白沙灘,綠蒲尚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長安三千里,喜行不言永。
清路黃塵飛,大河滄流靜。
更懷西川府,主公昔和鼎。
伊郁瑤瑟情,威遲花驄影。
此時已難別,日又無停景。
出餞闕相從,心隨過前嶺。
皇心亭毒廣,蝥賊皆陶甄。未刈蚩尤旗,方同軒后年。
天子幸漢中,轘轅阻氛煙。璽書召幕牧,名在列岳仙。
國難倚長城,廟謀資大賢。清損休汝騎,仁留述職篇。
遐路渺天末,繁笳思河邊。飾徒促遠期,祗命赴急宣。
??才豈足稱,深仁顧何偏。那堪臨流意,千里望旗旃。
禪子自矜禪性成,
將來擬照建溪清。
南看閩樹花不落,
更取何緣了妄情。
我欲長生夢,
無心解傷別。
千里萬里心,
只似眼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