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韓無咎下世
書劍飄然去國時,南蘭陵郡日題詩。
吳波漲綠迎桃葉,穰燭堆紅按柘枝。
故友去為山下土,衰翁何恨鬢邊絲。
憑高老淚無揮處,神武衣冠掛已遲。
書劍飄然去國時,南蘭陵郡日題詩。
吳波漲綠迎桃葉,穰燭堆紅按柘枝。
故友去為山下土,衰翁何恨鬢邊絲。
憑高老淚無揮處,神武衣冠掛已遲。
當年你帶著書劍瀟灑地離開京城,在南蘭陵郡每日吟詩。吳地水波碧綠,迎接桃葉;紅燭堆積,觀賞柘枝舞。如今故友已化作山下的泥土,我這衰翁又何必遺憾兩鬢斑白。我登高卻無處揮灑老淚,像賀知章那樣掛冠歸隱已太遲。
書劍:書和劍,文人隨身攜帶之物,代指文人的行止。去國:離開京城。
南蘭陵郡:古郡名。
桃葉:晉代王獻之愛妾名,這里借指歌女。
穰燭:大蠟燭。柘枝:柘枝舞,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舞蹈。
神武衣冠:指辭官歸隱。《南史·陶弘景傳》記載,陶弘景“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
此詩是陸游聽聞好友韓無咎去世后所作。韓無咎是陸游的友人,二人有一定的交往。陸游一生渴望抗金復國,卻仕途坎坷,在聽聞友人離世后,感慨時光流逝、人生無常,遂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故友,通過今昔對比,突出時光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詩中既有對友人的懷念,也有自身身世之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情感豐富、善于借景抒情和表達人生感慨的特點。
舅家今三世,筆耕未逢秋。后生抱奇志,肯為齏鹽留。先廬江繞城,歸路柳暗洲。勉哉倘有立,離闊何足憂。讀書學經綸,及壯吾已晚。譬如抱宿舂,求適萬里遠。留君商略此,歸袖不可挽。流光莫控摶,力學副深懇。
何處鼓逢逢,虛堂獨坐中。雨寒還帶雪,云厚不隨風。此歲既消去,馀生寧未空。臨階看燎火,亦復趁兒童。
節夫兄弟好,曾題孝友門。闔門三十口,共爨到兒孫。
晉陽天人赤龍子,按劍叱咤風云起。下嫌九土足腥穢,欲將乾坤翻海洗。妖蟆射殺落九重,日月再啟光曈曈。十八文星爛奎壁,玉堂高開連紫宮。天生奇才真羽翼,南金大珠何足惜。鳳凰笙管宴彤庭,日聽四海歌太平。圖形更詔丹青手,不獨云臺畫將星。君不見嬴家祖龍坑學士,山下看瓜同日死。阿房壁土未曾乾,草綠宮垣哭秋鬼。
千山遲解凍,三月不知春。誰信看花候,還來送炭人。冰壺藏白發,火宅笑紅塵。褦襶門前客,無勞剝啄頻。
懶拙無能事,獨棲聊自存。竹扉低近水,花徑曲通園。老婢強供爨,愚兒日應門。今古多爾爾,何處向人言。
炎夏雖長日將收。秋思上眉頭。芊芊芳草,吹黃梧葉,一落成秋。閒居自覺閒中好,何必再登樓。好攤書畫,煮茶偃臥,足我風流。
寂寞松風寢,先皇御翰留。心飛天壽月,淚盡海棠秋。故國誰高臥,斯人更遠游。亂離過六十,知己在滄洲。
萬馬云屯結柳營,奴人曾是敢縱橫。城池無恙猶堪守,風鶴未聞已自驚。忽把封疆輕敝屣,從勞宵旰寄長纓。誰人秉鉞成腥土,首揭藁街恨未平。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穫,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道卿南來登我堂,西風颯颯吹衣裳。十年話遠寒宵短,一瓣香清新月光。操槧當年曾白鹿,濯纓何處不滄浪。煩君為吊諸賢墓,朱呂風流在此鄉。
圣主龍飛才十日,微臣得郡古嚴陵。詔書又趣歸天闕,愿竭孤忠贊中興。
山勢盤盤壓厚坤,宸居奕奕位大門。龍蟠近接三秦勝,鰲負遙連五岳尊。丹磴參差懸鐵鎖,玉京璀璨涌金輪。乘麟散發游何處,直以升平報紫元。
征輿解道明朝發,別酒遙從此地酣。盡日回腸依曲水,昔年種柳似江潭。霜高睡短雞偏促,雪滑泥長馬不堪。差有梅花知客意,一程開逼一程南。
無田妻啼饑,有田稻蟠泥。等為饑所驅,貧富亦兩齊。雨中窗下眠,窗外芭蕉語。置書且安眠,催租吏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