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冬日
溪轉樵風路,林藏禹會村。
簷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畏客常稱疾,躭書不出門。
尚嫌城市近,更擬卜云根。
溪轉樵風路,林藏禹會村。
簷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畏客常稱疾,躭書不出門。
尚嫌城市近,更擬卜云根。
溪水轉彎處是帶著樵風的小路,樹林中隱藏著禹會村。屋檐下的冰凌像垂掛的玉塔,山間的月亮如涌起的金盆。害怕見客常常稱病,沉迷讀書不出門。還嫌離城市太近,更打算在深山云起之處擇地居住。
樵風:打柴人所吹的風,這里指山間風。
禹會村:相傳是大禹會諸侯的地方。
躭書:即耽書,沉迷于讀書。
卜云根:選擇深山云起之處居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一種渴望遠離城市喧囂、追求寧靜隱居生活的心境,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紛擾,詩人想尋得一方凈土潛心讀書。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入洞風初定,乘橋日半明。斷巖流水轉,低樹濕云行。林缺呈江練,泉香長石英。誰憐去國者,猶聽暮猿聲。
使君殊好在,五馬看仍驄。說劍豐城色,振衣天柱風。宦攜心事遠,詩離物情工。滿目交游態,高秋有一鴻。
近有河魚疾,曾煩舊雨來。又成三日別,未覺百懷開。氣合嗟同病,情親憶把杯。西湖荷蓋底,誰遣畫船回。
堂上有老母,西南駛歸舟。兒孫各幼小,劫后嗟遺留。頗聞山中妻,孝愛良獨周。我時在官守,俯仰煎沉憂。事后百馀日,兇問始見投。我亦歷九死,六馭方悠悠。黽勉循舊職,含淚推疲囚。默念平生友,存者各九州。齋居勘契真,只坐不自修。卻憶十載前,歡會寧易謀。終須掛冠去,長與無何游。
潛龍醒,鱗爪出云間。一自奔騰離窟宅。新安江上卷狂瀾。潑墨雨中山。
初來便自與人宜,相近相親自在飛。底事悠然無畏忌,也知老子久忘機。
莫言相識冶城遲,才到胸中便吐奇。卻語父時東海客,只今王掾不為癡。
念爾歸何處,呼天竟莫知。愛深難遽割,撫字獨增悲。魂魄應常在,他生不可期。一朝成永訣,再見復何時。
對人時累足,閉目不觀空。偶起探晴岳,攜筇過寺東。古松搖澗底,怪石出云中。多少住山事,茫茫逐異同。
靈源發龍泓,奫停湛空碧。影斜瑤臺鏡,氣壓橋門壁。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龍跡。相期學仙徒,握手弄云液。
錫寵偏多貴近臣,肘金橫玉賜來新。主恩浩蕩應難報,寄語諸賢莫愛身。
觸熱訪君池上宅,草屋竹籬新板扉。黃塵撲面日卓午,知在翰林歸未歸。
自從朱邸翊元良,圣學磨礱日就將。嗜飽豈容登鼎俎,剪桐爭肯戲圭璋。經筵猶有八圖在,御座俄驚一鑒亡。恤典隆名雖寵渥,何如大政細平章。
報爾龍頭選,才名我昔聞。鳳凰今有象,騏驥直空群。黃散經綸事,金縢禮樂文。更期射三策,早晚奏明君。
翠鳳清歌惜未聞,嫣紅姹紫羨紛紛。寒宵一曲傳千里,頃刻春光已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