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報寧曇老二絕句
白云到處有光輝,江北江南一杖攜。妙喜風煙曾斷取,羊仙今日合全提。王家宅似江家宅,草木風煙各不知。王謝爭墩公案在,問師一筆判歸誰。
白云到處有光輝,江北江南一杖攜。妙喜風煙曾斷取,羊仙今日合全提。王家宅似江家宅,草木風煙各不知。王謝爭墩公案在,問師一筆判歸誰。
暖日晴風弄遠暉,好山嘉樹綠成圍。
喚回僧夢蒲牢響,點破溪煙屬玉飛。
麥隴近秋垂穗熟,魚梁向晚得鮮歸。
何人解作誅茅計,莫嘆桃源客到稀。
重游羅浮山,一覽遍諸天。
諸天入我懷,登陟忘間關。
指點賴至人,相道取其便。
石徑藤蘿合,芒鞋步履穿。
心勤不知倦,忽通大有門。
飄然飛云頂,宇宙成小觀。
水映玉樓樓上影,微風飄送蟬鳴。淡云流月小窗明。夜闌江上槳,遠寺暮鐘聲。
人倚闌干如畫里,涼波渺渺堪驚。不知春色為誰增。湖光搖蕩處,突兀眾山橫。
貪看端木花,難辦銷金帳。
庭下舞瓊瑤,飛到須眉上。
衰病不禁寒,對景頻惆悵。
夢寐到凌風,倚著青藜杖。
突屼一峰孤,俯仰群山小。
深壑鎮潛鯨,長空阻飛鳥。
直上接穹窿,猶覺青未了。
石乳滴成枝,倒掛玉龍爪。
洞戶啟山根,飛樓駕云表。
石幡自古今,清磬無昏曉。
我欲拜南無,六塵徒擾擾。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筆邁晉唐。我拜先生五湖畔,維時日寇初受降。
明年負笈淞江濱,絳帳新授諸子學。茫茫隧緒三千載,指點紛綸別清濁。
仲尼論道貴在仁,孟軻前后踵相躅。曖曖春暄仁者言,縱橫捭闔波相逐。
別有老聃一家說,獨倡自然排眾諑。非攻兼愛子墨子,有懷徒托空言耳。
戰國紛紛強并弱,雖有仁義何所市。我愛莊子逍遙游,至人無待得自由。
姑射仙子冰雪姿,千載令人輕王侯。絳帳春風違已久,眼看白日去悠悠。
四十年間如過隙,公登大耄我白頭。憶昔侍講梁溪濱,先生揮筆取長鯨。
退毫宛對陸平原,新穎初發王右軍。如今老筆更紛披,散盤爨碑信手而。
隸書直過張與曹,正書相看上下碑。吁嗟乎,書道久已嘆淩替,世人不識王羲之。
作字無求點與劃,但教小兒學畫蛇。我侍先生四十年,直節堂堂氣摩天。
吟詩曾教鬼神泣,著書積稿埋雙肩。至今仍好作榜書,揮毫猶如掃云煙。
我頌先生壽而康,為留正氣滿坤乾。
城居未免囂塵役,
野處閒觀德性初。
究竟孰為清與濁,
此心安處即吾廬。
一寸情瀾許多愁。簾底慣凝眸。
燒香寺里,踏青陌上,見又含羞。
小姑昨夜雙鉤敗,密意賣藏鬮。
十分才罰,挼挲斜溜,別樣風流。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壯猷元老障東寧,竟厭紅塵愴淚零。
越島眼穿新建節,瀛壖腸斷舊思銘。
中流報折擎天柱,上界催回鎮海星。
鼓角風號寒劍佩,軍容猶自肅威靈。
朱弦昔日被歌聲,歲月頻更感易生。唯有錦江橋下水,相逢不改舊時清。
老稚歡呼南北街,爭看前日令君來。看花不比玄都觀,盡是當時手自栽。
曉煙乍破青山醒。鏡里明妝靚。迷離金碧滉樓臺。不信人間此外、有蓬萊。
畫船簫鼓時來往。綠水春搖蕩。遲遲聽徹鳳林鐘。要看斜陽一抹、上雷鋒。
亂珠點點拋來疾。山氣濃于墨。眼前何處認南屏。但見空濛遠水、接天青。
蘭橈整日堤邊歇。誰更攜游屐。煙蓑雨笠坐孤蓬。只好紅衣畫個、老漁翁。
一輪乍透疏林缺。洗盡人間熱。湖心亭上倚闌干。便覺瓊樓玉宇、在塵寰。
樹陰滿地流萍藻。夜靜光愈皎。天心水面兩相摩。時有銀刀撥刺、躍金波。
青山一夜頭都白。大地瓊瑤積。玉龍百萬戲長空。只剩紅墻半角、是行宮。
何人載酒來相就。要與嚴寒斗。堤邊幾樹老槎枒。誤認疏疏落落、盡梅花。
爝火初經一線開,
寶盤終日自縈回。
也知物理關人事,
歷盡崎嶇心始灰。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欄幽檻小紅英。酴醾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淺酒片時清。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
行云何處,卻分明、依舊昨宵華月。城上烏啼啼未曉,正好三更時節。
巷口煙深,窗間燭暗,乍見心先怯。那能再與,殷勤深訴離別。
回憶往日來時,手中團扇,竟難教拋撇。幾曲銀屏天樣遠,更有輕紗隔絕。
欲住無言,為愁含笑,此際心如結。遙知去后,比前更覺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