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諸葛丞相廟
漢終四百天所命,老賊方持太阿柄。
區區梁益豈足支,不忍安坐觀異姓。
遺民亦知王室在,閏位那干天統正。
公雖已沒有神靈,猶假賊手誅鐘鄧。
前年我過沔陽祠,再拜奠爼衰淚迸。
潔齋請作送迎詩,精忠大義神其聽。
漢終四百天所命,老賊方持太阿柄。
區區梁益豈足支,不忍安坐觀異姓。
遺民亦知王室在,閏位那干天統正。
公雖已沒有神靈,猶假賊手誅鐘鄧。
前年我過沔陽祠,再拜奠爼衰淚迸。
潔齋請作送迎詩,精忠大義神其聽。
漢朝歷經四百年終結是上天的定數,那時逆賊曹操把持著朝政大權。小小的梁州和益州怎能支撐起大局,但丞相不忍心安坐看著異姓篡權。淪陷區百姓也知道正統王室尚存,偽帝怎能干擾正統的天統。丞相雖然去世卻仍有神靈,還借助賊手誅殺了鐘會和鄧艾。前年我路過沔陽的諸葛丞相祠,兩次下拜祭奠,衰傷的淚水奔涌而出。我齋戒后請求創作送迎詩,希望丞相能聆聽這精忠大義。
老賊:指曹操。太阿柄:象征朝政大權。太阿,寶劍名。
梁益:梁州和益州。
閏位:非正統的帝位。天統正:正統的帝統。
鐘鄧:鐘會和鄧艾,二人都是曹魏攻蜀的將領。
沔陽祠:在今陜西勉縣,是祭祀諸葛亮的祠廟。
爼:同“俎”,祭祀時盛祭品的器具。
潔齋:齋戒。
此詩創作時間大致在陸游任官或游歷期間。當時南宋面臨北方政權威脅,朝廷主和派勢力強大。陸游一生渴望收復失地、恢復中原,他在瞻仰諸葛丞相廟時,聯想到諸葛亮匡扶漢室的壯志未酬,借詩表達對諸葛亮的崇敬,也寄寓自己的愛國情懷和對南宋朝廷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諸葛亮的精忠大義。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中強烈的愛國主題和對歷史人物的獨特感悟,豐富了其詩歌的思想內涵。
荷花含笑調薰風。兩情著意尤濃。水精欄檻四玲瓏。照見妝容。 醉里偷開盞面,曉來暗坼香風。不知何事苦匆匆。飄落殘紅。
歲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動故鄉愁。容與碧云亭畔,極目江山千里,隱隱是西州。日暮天容斂,鷗雁下汀洲。迥故棹,尋舊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時到安得為淹留。幸有青編萬軸,且又日長無事,莫恁做閑憂。花下常攜酒,明月好登樓。
氣升氣止。引得丹元童子喜。 耳里聞風。知是泥丸一竅通。 危樓宴酒。不覺黃芽生蕊壽。 芽長如何。只覺金花罩體多。
五馬人生最貴,金陵自古繁華。光懸相印擁朱牙。況值邊庭閑暇。滿勸東西碧玉,高燒麗燭紅葩。詔黃新濕字如鴉。明日天庭飛下。
人無常止。暮四朝三時怒喜。怪雨嫌風。高耳皇天下聽通。剛而使酒。罵坐灌夫忘客壽。魋若予何。夫子雍容語不多。
逼仄懷居非丈夫,吾今語子好游乎。 沅湘到處有司馬,嵩華至今談小蘇。 事會無窮閑宇宙,山川有盡眇江湖。 奇聞壯觀多收拾,刮目他時看阿吳。
碎剪紅綃間綠叢,風流疑在列仙宮。 朝真更欲薰香去,爭擲霓衣上寶籠。 忽驚錦浪洗春色,又似宮娃逞妝飾。 會當一遣移花根,還比蒲桃天上植。
勝地獨湖山,滿堂貯風月。歌舞太平氣象,雪回云遏。紅鞋朱帽,隔岸喚船,芙蓉萬疊。人稀到,這清絕。 因思舊事,莊敞平泉宅。莫與他人樹石,對兒孫說。難全晚節,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間,任窮達。
道理須從妙處尋,靜中觀物了吾心。 一時俯仰成朝暮,萬變紛紜幾古今。 蠖屈蛇伸非矯揉,鳶飛魚躍自升沉。 莫隨名利相牽引,方寸膠舟泥寸涔。
當年樹背入詩章,綠葉丹花有暉光。 為道宜男仍永世,福齊太姒熾而昌。 猶記夏侯曾與賦,灼灼朱華凝瑞露。 紫微右極是慈闈,歲歲丹霞天近處。
瘦馬穿云入,閑情偶樂山。人行千樹底,村在萬峰間。
亂石成三徑,流泉匯幾灣。蘭亭余斷碣,我為拭苔斑。
對雨千峰靜,看山百慮輕。 昨宵明月夜,露地白牛生。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