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閣皂山懶云道士詩客張惟深二首 其二
羽客來從閣皂山,殷勤告訴病詩癲。古今此病元無藥,癲到陰何便是仙。
羽客來從閣皂山,殷勤告訴病詩癲。古今此病元無藥,癲到陰何便是仙。
東風歇。池塘草綠春三月。春三月。珠簾卷處,落紅似雪。小闌干畔鶯饒舌。垂楊樹上鵑啼血。鵑啼血。年年歲歲,傷春傷別。
西飛者燕東伯勞,華堂錦帳生蓬蒿。少年兒郎輕薄子,棄捐比翼如鴻毛。咫尺天孫與河鼓,歲歲年年隔銀浦。一朝烏鵲來填橋,猶得相逢話辛苦。脂車秣馬夜不停,漂流南北如浮萍。當時離別勿復道,悲風冉冉來長檠。機上雙鸞手中線,宛轉流黃涕沾面。鉛華落盡君不見,東飛伯勞西飛燕。
漠漠平疇沙鷺飛,畇畇樊圃野鶯啼。綠針白水秧千畝,黃蝶青苔菜幾畦。腳踏莓苔隨意往,手持竹杖與眉齊。興來獨得幽閒趣,滿眼春光取次題。
亭枕臨漳一水陰,半空云霧鎖寒林。山從天寶來鸞遠,基辟開元歷代深。
臘雪猶凝,東風遞暖,江南梅早先拆。一枝經曉芬芳,幾處漏春信息。孤根寒艷,料化工、別施恩力。迥不與、桃李爭妍,自稱壽陽妝飾。雪爛熳、怨蝶未知,嗟燕孤、畫樓綺陌。暗香空寫銀箋,素艷謾傳妙筆。王孫輕顧,便好與、移栽京國。更免逐、羌管凋零,冷落暮山寒驛。
萼綠仙人白玉冠,霞裙輝映碧云團。芳禽慣聽吹簫暖,偎遍春叢午睡闌。
湖海聞名已有年,欲求識面苦無緣。每于筆底觀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萬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草堂久矣無顏色,愿乞飄蕭數葉煙。
一尾追風抹萬蹄,昆崙玄圃謂朝隮。回看世上無伯樂,卻道鹽車勝月題。
臥榻而今又屬誰,江南回首見旌旗。路人遙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歲兒。
逆旅鳶肩終遇主,將軍猿臂不封侯。相逢一笑休閒語,老去無心覓虎頭。
紅深綠暗春無跡。芳心蕩、冶游客。記搖鞭跋馬銅駝陌。凝睇認、珠簾側。絮滿愁城風卷白。遞多少、相思消息。何處約歡期,芳草外、高樓北。
前麾轉綵陳旗紅,二紀窮邊一夢中。曾擁雕戈思卻日,屢乘鐵馬聽嘶風。誰憐老去三春病,自覺閑來萬慮空。滿路落花歸雁后,勿令書疏不相通。
日落擎明燭,一杯千里心。驕兒驚醉舞,山仆怪悲吟。谷冷水流急,天昏云起陰。三更何處雁,急急尚哀音。
十分冬暖學春華,裊裊垂楊映日斜。一色淡黃霜染就,看來祇欠帶棲鴉。
竹露無聲墜碧柯,小禽相對啄秋莎。江湖雁鶩肥梁稻,矰繳連天雨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