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弟左國玉挽歌
滔滔水東逝,靡靡日西馳。日馳雖更晨,水逝無還期。清醑滿華尊,鳴琴在旁茲。門堂不改故,若人竟何之。天枉獨兼今,凝澄究若斯。二紀罔自保,千秋寧詎知。情慟道與結,感往志彌悲。皇皇徂暑月,捐我就郊岐。故筑即新墳,廣路席前基。狐兔夕向啼,芳麻延碧滋。解鋏心巳許,回轅痛豈欺。永測游魂理,徒此眩盈虧。
滔滔水東逝,靡靡日西馳。日馳雖更晨,水逝無還期。清醑滿華尊,鳴琴在旁茲。門堂不改故,若人竟何之。天枉獨兼今,凝澄究若斯。二紀罔自保,千秋寧詎知。情慟道與結,感往志彌悲。皇皇徂暑月,捐我就郊岐。故筑即新墳,廣路席前基。狐兔夕向啼,芳麻延碧滋。解鋏心巳許,回轅痛豈欺。永測游魂理,徒此眩盈虧。
鵁鶄屬玉亂橫斜,石步柴門下白沙。長笛一聲人不見,小舟風緊入蒹葭。
深谷元無鄒子律,牧童攜角上牛吹。一聲吹下柴門近,先報渠娘煮菜糜。
朝朝腰斧采荊榛,博米求鹽到海村。白虎當溪儂不畏,祗愁暴吏打人門。
麥須剪剪吹成浪,花口吟吟笑作東。莫道太平無處覓,便于此處見天真。
清晨扶杖百花源,風摺烏紗半幅翻。三十年前風月好,青樓白面碗如盆。
青簾懸椀誰誇大,小閤留人更放饒。我有布袍堪典否,如今無客解金貂。
桐花開處青鳩醉,桑椹甜時紫鴿忙。正是三眠三起日,送蠶小婦出烘房。
煮來藤竹如輕霧,漉就槽簾不怕冰。辛苦饑寒緣底事,夜深甓屋尚懸燈。
翰林子墨青氈稿,毛穎陶泓白發交。寄語諸郎須祓滌,一床書卷共衡茅。
春風淰淰欺駝褐,客思翛翛著柳黃。不是蘭舟共漂泊,清明何事不還鄉。
岌岌淩霄漢,
風傳寶閣香。
三朝神翰在,
奎壁夜交光。
我老諳于役,茲行意惘然。
非關筋力異,祇與世情偏。
把卷忽自笑,看山更晚妍。
平生似桃李,寂寞竟何言。
小園三月花開遍,蝶亂蜂飛。鏡里花枝。紫蝶黃蜂總不知。
年年雙燕歸來日,伴得春歸。誤盡心期。腸斷黃昏細雨時。
窗前種得相思樹,待到花開。已是心灰。剩有閒愁上兩眉。
浮生只當春宵夢,惆悵低徊。莫似前回。立向階前數落梅。
年年江海常為客,試倚高樓。歸思難收。柳外彎彎月半鉤。
物華荏苒都更換,靜處生愁。目送江流。一陣霜鴻下遠洲。
熏籠對倚情無限,月落燈殘。舊恨新歡。乍暖春宵復乍寒。
百年莫恨生涯短,哀樂相干。此意難判。相別相逢總一般。
閑中好,
夜月黃昏候。
小院靜無人,
寂寞花為偶。
題夏氏象賢圖 其五
爰自曾孫,規衿矩裾。
衡門樓遲,樂彼琴書。
訓厥后昆,作為此圖。
玉殿晨開靜羽旗,遙看煙氣上彤墀。
微升寶鼎分行細,直接晴云散縷遲。
旭日乍融光似篆,曉風欲定靄成絲。
清芬想像浮龍袞,仗外千官望自知。
掣電引雷車
陰霾蔽天宇
怨殺李花風
吹來榆莢雨
霢霂近五旬
太陽難數睹
檐端瀑布懸
階上水苔聚
灶灌生蛙蝦
栗爛化飛蠱
流潦哀旅人
隙漏憐蓬戶
陰陽失調和
致此淫霖苦
燮理今屬誰?莫讓伊、周輔
羅喉嶺下蒼煙織。亂云深谷披荊棘。
紅葉被山阿。寒林廢塔多。
寺門殘照里。古洞余荒址。
殿角秀長春。花開日日新。
指下流泉夢里山,
春風日日閉門閒。
前身合是蕭思話,
相賞真于松石間。
徒整春風兩鬢垂,
子規啼遍落花枝。
龍門上客家家是,
錦鯉攜來賣與誰。
別后千思萬想,眼前一日三秋。小街欄檻記追游。料得新妝依舊。
自笑非常蒂殢,為他無限閑愁。莫將離恨寄鄜州。聞道腰肢愈瘦。
絕技翻如不愛身,奄然朝露墜蕭晨。
臞形自合騎高鶴,生態空歸畫美人。
世上名從蓮社記,扇頭書作蕺山珍。
平生拌得稱文弱,遺嗣如何遣負薪。
年來意緒奈愁何,
逢著清樽不厭多。
聞道公馀白蓮社,
可能疏懶許相過。
煙江帆影壓檐低,獨上高樓望欲迷。
一郡山川晴樹外,二分弦索短墻西。
晴天蕩蕩麒麟斗,秋館沈沈蟋蟀啼。
高詠胡床非昔日,不堪重唱《白銅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