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重陽日賜宴
圣心憂萬國,端居在穆清。
玄功致海晏,錫宴表文明。
恩屬重陽節,雨應此時晴。
寒菊生池苑,高樹出宮城。
捧藻千官處,垂戒百王程。
復睹開元日,臣愚獻頌聲。
圣心憂萬國,端居在穆清。
玄功致海晏,錫宴表文明。
恩屬重陽節,雨應此時晴。
寒菊生池苑,高樹出宮城。
捧藻千官處,垂戒百王程。
復睹開元日,臣愚獻頌聲。
圣上憂心著天下萬國,端居朝廷肅穆清平。神功使得四海安寧,賜宴彰顯文明昌盛。皇恩恰逢重陽節,雨也應時放晴。寒菊生長在池苑,高樹伸出宮城。百官捧讀圣上的詩文,圣上垂示百代帝王的規程。又看到了開元盛世般的景象,愚臣我獻上頌歌。
圣心:指皇帝的心意。
萬國:天下各國,這里泛指天下。
端居:安居、閑居,這里指皇帝在朝廷處理政務。
穆清:指天,后用來指朝廷政治清明。
玄功:神功,指皇帝的功績。
海晏:指滄海波平,比喻天下太平。
錫宴:賜宴,錫通“賜”。
文明:指文化昌盛、政治開明的景象。
恩屬:皇恩恰逢。
捧藻:捧讀皇帝的詩文,藻指華麗的文辭。
垂戒:垂示警戒。
百王程:百代帝王的規程。
開元日:指唐玄宗開元年間的盛世景象。
此詩是詩人奉皇帝旨意創作,在重陽節皇帝賜宴的背景下而作。當時國家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皇帝為彰顯文明、表達皇恩而賜宴群臣,詩人借此機會創作此詩以頌圣德。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功績與國家太平。特點是風格莊重典雅,是典型的應制詩。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創作風格與文化氛圍。
天河漸近鵲橋時,一夜風吹斗柄移。
金井梧桐元未覺,畫廊蟋蟀已先知。
青燈耿耿還相伴,白發蕭蕭只自悲。
猶勝玉門關外客,臥聽沙雁數歸期。
陸生酒戸如蠡迮,痛酒豈能堪大白。正緣一快敗萬事,往往吐茵仍墮幘。
爾來人情甚不美,似欲殺我以曲蘗。滿傾不許計性命,傍睨更復騰頰舌。
醉時狂呼不復覺,醒后追思空自責。即今愿與交舊約,三爵甫過當亟徹。
解衣摩腹午窗明,茶硙無聲看霏雪。
方侯胸中負經濟,議論源源有根柢。
借令不用老山林,尚欲著書垂萬世。
百年苦短萬世長,榮利一時真聚蚋。
渠曹定自別肺肝,今夕不為明旦計。
埋沒文書每自憐,偷閑出郭一欣然。
稻陂雨細豐年候,槐陌風清嫩暑天。
心似春鴻寧久住,身如秋扇合長捐。
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
西風一夜號庭樹,起攬戎衣淚濺襟。
殘角聲催關月墮,斷鴻影隔塞云深。
數篇零落從軍作,一寸凄涼報國心。
莫倚壯圖思冨貴,英豪何限死山林。
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沖破一谿云。
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
楓落荷疏秋漸老,河傾斗轉夜將分。
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久向人間觸駭機,斂收孤跡早宜歸。
亡羊未恨補牢晚,搏虎深知攘臂非。
明月長庚天欲曉,新桐清露暑猶微。
扁舟蓑笠平生事,莫羨黃金帶十圍。
浪跡人間四十年,鏡中不覺已華顛。
山川慘澹秋多感,燈火青熒夜少眠。
壯志已忘榆塞外,高情正在酒壚邊。
扁舟不恨無人識,且復長歌入暮煙。
薄酒亦陶然,偃蹇澗石側。
巾墮拄杖橫,意象頗自得。
青山受落日,忽作玻瓈色。
躊躇不忍去,下磴天已黑。
地僻天教養散材,流年況著鬢毛催。
青山自繞孤城去,畫角常隨晚照來。
幾凈雙鉤摹古帖,甕香小啜試新醅。
乘槎不是英纏遠,無奈先生興盡回。
衰病厭多事,清游諧夙心。
夜深樓突兀,歲晚柏蕭森。
汲井洗靈藥,焚香橫素琴。
身閑境自勝,城市亦山林。
七月江邊暑已微,虛窗臥看雨霏霏。
凄涼蛩伴草根語,憔悴鵲從天上歸。
志士酒酣看寶劍,美人淚盡倚鴛機。
嗟予亦有新秋感,遙憶蒼苔滿釣磯。
竹籬數掩傍魚磯,萬點梅花掠地飛。
正喜巡簷來索笑,已悲臨水送將歸。
影橫月處愁空絕,子滿枝時事更非。
自古情鐘在吾輩,尊前莫怪淚沾衣。
十年奔走每思歸,剩喜湖邊晝掩扉。
社燕免教嘲作客,海鷗曾是信忘機。
暉暉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試夾衣。
留客盤飧君勿笑,一畦蔬甲摘初稀。
一別南充十四年,時時清夢到金泉。山陰道上秋風早,卻見神仙小自然。
道骨仙風凜不群,清秋采藥到江村。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遺塵幾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