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翠圍至化成,七里幾千盤。肩輿掀濘淖,嘆息行路難。
緣坡忽入谷,蜒蜿蒼龍蟠。孤塔插空起,雙柟當夏寒。
飛屐到上方,漸覺所見寬。前山橫一幾,稻陂白漫漫。
肥僧大腰腹,呀喘趨迎官。走疾不得語,坐定汗未干。
高人遺世事,跏趺穴蒲團。作此望塵態,豈如返巾冠。
日落聞鹿鳴,感我平生歡。客游殊未已,芳歲行當闌。
翠圍至化成,七里幾千盤。肩輿掀濘淖,嘆息行路難。
緣坡忽入谷,蜒蜿蒼龍蟠。孤塔插空起,雙柟當夏寒。
飛屐到上方,漸覺所見寬。前山橫一幾,稻陂白漫漫。
肥僧大腰腹,呀喘趨迎官。走疾不得語,坐定汗未干。
高人遺世事,跏趺穴蒲團。作此望塵態,豈如返巾冠。
日落聞鹿鳴,感我平生歡。客游殊未已,芳歲行當闌。
從翠圍到化成院,七里路卻有幾千個彎。轎子在泥沼中顛簸,不禁嘆息行路艱難。沿著山坡忽然進入山谷,道路像蜿蜒的蒼龍盤繞。一座孤塔直插天空,兩棵柟樹在夏日帶來涼意。快步登上山頂,漸漸覺得視野開闊。前山如橫放的茶幾,稻田里水白茫茫一片。肥胖的僧人挺著大肚,氣喘吁吁地跑來迎接官員。跑得太快說不出話,坐定后汗水還未干。高潔的人超脫世事,盤腿坐在蒲團上。做出這副趨炎附勢的樣子,還不如辭官歸隱。日落時聽到鹿鳴,勾起我平生的歡樂。客游還未結束,美好的時光卻將過去。
翠圍:地名。
化成:化成院,寺廟名。
肩輿:轎子。
濘淖:泥沼。
柟:同“楠”,一種樹木。
上方:指山頂的寺廟。
稻陂:稻田。
呀喘:氣喘吁吁。
跏趺:盤腿而坐。
蒲團:僧人坐禪用的墊子。
巾冠:指官帽,這里代指官職。
芳歲:美好的時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在游歷途中前往化成院,看到僧人迎接官員的場景,結合自身客游經歷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化成院的經歷,批判世俗的趨炎附勢,表達對高潔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社會現象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的觀察和思考。
薊門同看月,汶上獨登舟。風雨青燈夜,旌旗玉帳秋。乍分偏憶舊,久客會禁愁。若過菜州驛,煩君問薛收。
夢里羅浮安在哉,醒看奇岫俯高臺。自猶記得飛云頂,移動云根一片來。
謾來水上結危亭,更憑欄干聽水聲。洗得肺肝清似水,莫言亭下水無情。
銀沙滿路馬蹄乾,貂袖籠鞭夜不寒。邊塞行蹤誰為寫,萬山奇雪月中看。
筆陣旗開豹繞竿,敢持一鏃傍門闌。朅來戲作鳧飛舄,老去嫌為蚋聚酸。塵土簿書慵掛眼,瓊瑤文字喜彫肝。寄箋閶闔誰相問,九虎近人毛骨寒。只得公詩百不須,萬金人有此應無。可容輕易秦庭璧,已戒牢藏晉鄙符。慣客鳧鷗迎野步,及時菘韭薦村沽。幽棲為問能來否,朝市山林自兩途。
黃鵠兮黃鵠,金衣兮鞠裳。銜粟渡海致帝鄉,有雛有雛羽翼長。曾隨鳳凰集明堂,曉棲上林樹,暮下建章宮。俯視燕雀槍榆枋,高飛遠舉天門翔。天門翔羽肅肅,吁嗟乎黃鵠。
夔龍接武會風云,珍重麒麟閣上人。徑國正期行素志,讀書端不事虛文。交游有道陳雷在,公論無私賈董存。預擬暮年尋舊約,草堂下近浣花村。
去為朱履客,瀟灑向王門。君有神仙質,官曹入故園。乘風帝子閣,種術武陵源。莫吊長沙傅,荊蠻處處猿。
城隅詰曲趁溪斜,遙望青簾認酒家。行過小橋沙路盡,忽逢菡萏一池花。
春郊望不盡,飛動意難禁。地轉漳流闊,山連薊日深。安危吾長物,貧賤爾初心。薄俗寧無畏,高齋且細吟。
江上睡鴨煙草肥,江南白苧催換衣。雨聲四月不知暑,過盡櫻桃人未歸。
當時奉諱十年強,何夕何曾不對床。但落人間成聚散,更堪天地兩茫茫。
滂沱昨夜雨,晴好忽今朝。策杖歸初地,登堂布舊條。老成懷德在,小子習心銷。從此風規遠,金輪瑞氣昭。
梁山仍偉立,巨泊已桑田。容足曾無地,揚眉別有天。寇王俱盡矣,草木復森然。孟倡民為主,屈指幾何年!舵櫓志遺業,雄蟠水一灣。更無及時雨,猶似不周山。走險誰甘愿,求生已大難。徘徊瞻故壘,義幟矗云天。
遼左山村景色饒。消除亂寇現新潮。仍須奮勉莫逍遙。鼙鼓聲喧交趾國,戈矛交熾霸王朝。中邦援助最驃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