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遣懷
江云傍簷山雨細,羈客空堂臥荒翳。
心如秋燕不安巢,跡似春萍本無柢。
官身奔走何時定,病眼蒙籠惟欲閉。
壯游不復記墜鞭,夜語誰能懷擁髻。
詩情已減但微吟,酒戒漸堅才小嚌。
從今更擬著幽禪,半世倀倀真誤計。
江云傍簷山雨細,羈客空堂臥荒翳。
心如秋燕不安巢,跡似春萍本無柢。
官身奔走何時定,病眼蒙籠惟欲閉。
壯游不復記墜鞭,夜語誰能懷擁髻。
詩情已減但微吟,酒戒漸堅才小嚌。
從今更擬著幽禪,半世倀倀真誤計。
江邊的云挨著屋檐,山間細雨紛紛,羈旅之人在空蕩的堂屋臥于荒草叢中。心像秋燕一樣不能安穩地待在巢里,行蹤似春天的浮萍本就沒有根。為官四處奔走何時才能安定,病眼模糊只想閉上。年輕時的壯游已記不起曾經落馬的事,夜晚談心又有誰能像古時擁髻夜談那樣知心。詩情已減只能微微吟誦,戒酒的決心漸堅只是稍稍嘗一點酒。從今打算潛心于幽禪之境,半輩子糊里糊涂真是錯誤的打算。
簷:同“檐”,屋檐。
羈客:旅居他鄉的人。
荒翳:荒野草叢。
無柢:沒有根。
蒙籠:模糊。
墜鞭:指騎馬時落馬,這里代指年輕時的壯游經歷。
擁髻:據《飛燕外傳》記載,伶玄妾樊通德與伶玄擁髻夜談,后用“擁髻”指知心夜談。
嚌:嘗,小飲。
倀倀:迷茫不知所措的樣子。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為官生涯中四處奔波,居無定所,加上年老多病,壯志消磨,從而產生了對人生的反思。他可能處于一個孤寂的秋夜,在羈旅途中,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自己半生漂泊、為官不定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的反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將內心的復雜情感展現出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順時的普遍心境。
關河凍合梨云,沖寒猶試連線騎。思量舊夢,黃梅聽雨,危闌倦倚。披氅重來,不分明出,可憐煙水。算夔巫萬里,金焦兩點,誰說與,蒼茫意?(連線 一作:連錢) 卻憶蛟臺往事,耀弓刀,舳艫天際。而今剩了,低迷魚艇,模粘雁字。我輩登臨,殘山送暝,遠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瓊瑤碎。
百五佳期過也未?但笳吹,催千騎。看珠澥盈盈分兩地。君住也,緣何意?儂去也,緣何意? 召緩征和醫并至。眼下病,肩頭事,怕愁重如春擔不起。儂去也,心應碎!君住也,心應碎!
悔殘春、爐邊買醉,豪情脫與將去。云煙過眼尋常事,怎奈天寒歲暮?寒且住!待積取叉頭,還爾綈袍故。喜馀又怒。悵子母頻權,皮毛細相,斗擻已微蛀。 銅斗熨,皺似春波無數,酒痕襟上猶涴。歸來未負三年約,死死生生漫訴。凝睇處,嘆毳幕氊廬,久把文姬誤。花風幾度?怕白袷新翻,青蚨欲化,重賦贈行句。
涼風已裊裊,露重木蘭枝。獨上高樓望,行人遠不知。 輕寒入洞戶,明月滿秋池。燕去鴻方至,年年是別離。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紅芳滿眼斗風流,誰信春來有客愁。 惆悵不干桃李事,故山煙雨憶松楸。
玉欄四面護花王,一段風流似洛陽。 深院不須驅野鹿,只愁蜂蝶暗偷香。
云袂飄搖翠佩環,仙姿綽約紫霞冠。 雖然謫在西風里,合作人間小牡丹。
晴欄看盡柳花飛,一段風情不自持。 若使化為萍逐水,不如且作絮沾泥。
自負孤高伴歲寒,玉堂茆舍一般看。 頑風摧剝君知否,鐵笛一聲人倚欄。
先生樂處少人知,最是生平不皺眉。 身世帝王全盛日,風光伊洛太平時。 畫前勘破先天易,醉后吟成擊壤詩。 高臥行窩吾亦愿,不堪心事類周嫠。
百萬人家井水黃,江南大半田無秧。 乖龍豈是為霖物,貪弄明珠簸日光。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