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桃川萬壽宮二首 其一
人共桃花事一空,兔葵無數舞春風。傷心俯仰成今古,知與劉郎事不同。
人共桃花事一空,兔葵無數舞春風。傷心俯仰成今古,知與劉郎事不同。
蕭條院落一燈懸,
只為蠻鄉掃瘴煙。
云散碧天清似水,
何妨客里度殘年。
我初識蘇仙,
談詩達旦夕。
君今與提衡,
當復詫此客。
一代紫微公,
文采耀楚澤。
歸來要同登,
斲句慰英魄。
獨立江船晚,
翛然自詠詩。
如何今夕話,
頓減故園思。
時局方龍戰,
豪情慕虎癡。
衡湘回首處,
慷慨有馀悲。
城下江流金雁水,
亭中人弄玉弦琴。
獵獵船旗忽倒吹。斷風聲里立多時。單衫涼透沒人知。
鐙影慘紅山鬼屋,聲聲寒綠水仙祠。一江如夢怕尋思。
耿耿秋情欲動。早噴入、霜橋笛孔。快倚西風作三弄。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碧落銀盤凍。照不了、秦關楚隴。無數蛩吟古磚縫。料今宵,靠屏風,無好夢。
秋氣橫排萬馬。盡屯在、長城墻下。每到三更素商瀉。濕龍樓,暈鴛機,迷爵瓦。誰復憐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詫。使氣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箭與饑鴟競快。側秋腦、角鷹愁態。駿馬妖姬秣燕代。笑吳兒,困雕蟲,矜細欬。齷齪誰能耐。總一笑、浮云睚眥。獨去為傭學無賴。圯橋邊,有猿公,期我在。
一派明云薦爽。秋不住、碧空中響。如此江山徒莽蒼。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十載羞廝養。孤負煞、長頭大顙。思與騎奴游上黨。趁秋晴,蹠蓮花,西岳掌。
朋好凋零半黑頭,
憐君蒲柳更先秋。
仙鳧遠指三山路,
華屋空存百尺樓。
運去壑舟驚自徙,
光飄石火竟難留。
茂陵病后多遺草,
散帙殘編未易收。
吳兒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聲。唱得小娘相見曲,不解離鄉去國情。
北來游騎日紛紛,斷岸長堤是陣云。萬落千村藉不得,城池留著護官軍。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避明年。
青山高處望南州,漫漫江水繞城流。愿得一身隨水去,直到海底不回頭。
風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鴉頭路更遙。不似南橋騎馬日,生紅七尺系郎腰。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竹溪梅塢靜無塵,二月江南煙雨春。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太平婚嫁不離鄉,楚楚兒郎小小娘。三百年來涵養出,卻將沙漠換牛羊。
饑烏坐守草間人,青布猶存舊領巾。六月南風一萬里,若為白骨便成塵。
黃河千里扼兵沖,虞虢分明在眼中。為向淮西諸將道,不須誇說蔡州功。
出群須是英靈漢,
敵勝還他師子兒。
選佛若無如是眼,
假饒千載亦奚為。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兵廚釀酒宅連池,為郡優悠每自知。鈴下文移歸幕府,案前頤指走簽師。農桑課罷聊行樂,朱墨閒來好序棋。飽食將何報豐祿,歌時惟詠阜財詩。
蕭條冬事堂堂去,
拍塞韶光點點開。
明月清風遮不斷,
暗香時入夢中來。
山路崎嶇險且危
此行才得化為夷
誰知海水波瀾闊
比較山巖險更奇
壇上竹珊珊,
秋風六七竿。
至今含雨色,
長夏拂云寒。
神女金絲佩,
仙翁錦籜冠。
建標應有待,
曾此下青鸞。
千枝萬朵怨春紅,
白纈黃樓髻子中。
折向尊前君不飲,
參差笑殺浣花翁。
名山堪避俗,
好雨更宜人。
塵凈竹林翠,
堂虛金氣新。
焚香殘夜火,
薦粥煮秋莼。
轉覺空門趨,
能令客意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