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士祥挽詩
世家自古高東魯,道德流傳福澤深。扶老日攜楷木杖,觀書時傍杏壇陰。沂南別墅花如雨,闕下孤兒淚滿襟。相見昔曾交一臂,臨風那忍寄哀吟。
世家自古高東魯,道德流傳福澤深。扶老日攜楷木杖,觀書時傍杏壇陰。沂南別墅花如雨,闕下孤兒淚滿襟。相見昔曾交一臂,臨風那忍寄哀吟。
有一物,明歷歷。
佛祖覷不破,大地無人識。
常在舌頭尖,盡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餅里呷汁。
輕風細雨拂船回,太守祠堂傍水開。
何處梅花飛檻畔,隔江柳色出城隈。
春光極目人千里,遺跡當年酒一杯。
自愛云山頻眺望,流鶯喚出客思來。
宗社猶存半壁支,可如西晉渡江時。憐他宗岳皆名將,只遜溫陶被主知。
一代興亡事可尋,蘭蕕區別費初心。如何絕代芳華手,但向叢殘拾碎金。
樊榭曾編紀事詩,詞人疏放史裁遲。后生已晚殷勤甚,舊作龍州試管窺。
當時開向杏花后,今日綻當梅萼前。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滿枝燃。
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時未合開。丹艷已先灰管動,不由人力與栽培。
鳳叫丹山鶴在林,吾生只合老墻陰。
學琴未解幽憂疾,去國常懷浩蕩心。
親見蛾眉成碧血,何來駿骨市黃金。
不才自分終無補,敢向明時怨陸沉。
橫江霧散一舟輕,倚棹中流雨乍晴。
島嶼有時全在目,峰巒多半不知名。
荒洲蘆荻秋煙晚,野岸村墟夕照明。
愧逐風波空碌碌,何年散發遂平生。
梳里朝來淡。羞對移春檻。
斜倚綠牙屏。梨花小院扃。
獨坐流光慢。遲日窺門限。
蓬鬢亂雙蟬。心慵又一年。
月照參差海上峰,飆輪度處滅行蹤。玄冥宮里留宵宴,傳得新方解擾龍。
掛樹玄猿朗朗呼,蘚侵石壁字模糊。癡龍頷下珠如月,照見寰中五岳圖。
鶴氅斜披出市喧,青霞窟里聽啼猿。半酣騎著壺公杖,直溯黃河到水源。
若木枝頭露未干,五云噴水浴鴉翰。須臾轉過金鰲背,九點齊州鏡里看。
長蕩湖南好事家,祇今無復舊豪華。
斗升為乞西江水,涸鮒馀生或有涯。
聽風聽雨過花朝,
渺渺春魂未可招。
我自惜花花不見,
枉燒紅燭照中宵。
楊葉樓中,棗花簾下。盈盈有個人如畫。玲瓏心地解憐人,嫣然一笑千愁卸。
蘭槳催舟,金鞭拂馬。迢迢換了天涯也。杜郎禪榻鬢絲風,今生甘守凄涼夜。
雨被綠楊黏住。月戀紅扉乍吐。
簾香透隙似黃昏,博得當風顧。
梧犬吠初星,花鴨喧清露。
明朝草色太殷勤,襯貼凌波步。
天氣晴和又作陰,
老來畏冷自難禁。
馀霙待伴留痕在,
殊動騷人訪戴心。
一身鐙共影,相對亦何為。
世故天涯見,鄉心歲暮知。
虛窗落殘月,宿鳥動寒枝。
容易明朝看,蕭蕭生鬢絲。
夜深群動息,氣涼暑漸無。坐覺幽意適,徙倚閣東隅。
正值新晴后,煙樹稍模糊。沉沉半鉤月,利露幽光孤。
遙望鹿耳門,隱隱平沙鋪。少焉月漸升,紛射黿鼉居。
錯落漁火集,閃爍出菰蘆。將與疏星雜,上下明空虛。
風靜波不興,海面一鏡如。皚皚東方白,拍拍驚啼烏。
驟寒逼衣裳,吾將歸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