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蘄黃間雨霽得便風有感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飽舟輕盡日行。
江底魚龍貪晝睡,淮南草木借秋聲。
好山縹緲何由住,華發蕭條只自驚。
莫怪時人笑疏懶,宦情元不似詩情。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飽舟輕盡日行。
江底魚龍貪晝睡,淮南草木借秋聲。
好山縹緲何由住,華發蕭條只自驚。
莫怪時人笑疏懶,宦情元不似詩情。
天空湛藍云朵潔白,天氣十分晴朗,船帆飽滿船身輕快,一整天都在前行。江底的魚龍貪戀著白晝沉睡,淮南的草木借著秋風發出聲響。美好的山巒隱隱約約,卻無法停留觀賞,我頭發稀疏花白,不禁暗自吃驚。別怪世人嘲笑我疏懶,其實我對官場的熱情遠不如對作詩的興致。
蘄黃:蘄州和黃州,今湖北蘄春、黃岡一帶。
霽:雨停。
貪晝睡:指魚龍在白天沉睡。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華發:花白的頭發。
宦情:做官的志趣、情懷。
元:同“原”,本來。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蘄州和黃州之間乘船出行,雨過天晴又遇順風,旅途順利,由此觸發感慨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在宦海沉浮中產生了對官場的倦怠,更鐘情于自然和詩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詩情的熱愛和對宦情的淡泊。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旅途所見與內心感受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異態新姿雜筆端,
行間妙理合為難。
誰人解作蘭亭意,
君起浮圖仔細看。
蕭蕭疏影弄新紅。盼東風,未東風。眼角一杯香氣透簾櫳。酒自著人人自懶,凄涼甚,莽關山,剩倦翁。
倦翁,倦翁,小樓中。燈又濃,夢又重。夜也夜也,夜過半、難解詩窮。賴有長箋清響寄高鴻。
總把寒更吹教暖,春動也,怕春光,不屬儂。
珊瑚元產自遐荒,
涓滴擎來玉作漿。
脩煉舊曾聞此地,
靈泉清徹擬滄浪。
秋花如靜女,不作時世妝。
秋禽如山僧,蕭然立斜陽。
我心偶無事,軸簾臥方床。
清風竹間來,兩腋生新涼。
小睡了無夢,詎問蝶與莊。
歷盡冰霜歲月骎,夜深風雨作龍吟。后凋誰為添蒼翠,迎向朝陽萬古心。
百尺喬柯斗雪霜,托根泰岱影幢幢。夜來時作蒼龍怒,萬頃波濤下碧瀧。
不須涕淚灑江皋,二十吳郎氣自豪。
萬里久隨山簡馬,一官剩有呂虔刀。
當筵且共傾三雅,對客猶能誦六朝。
好去臨歧莫惆悵,虞山落葉晚蕭蕭。
幽人水竹自相宜,茅屋柴扉護短籬。
萬頃綠莎平似掌,一犁春雨杏花時。
綠窗斜動搖風竹。竹風搖動斜窗綠。
虛幌夕涼初。初涼夕幌虛。
曲眉愁翠蹙。蹙翠愁眉曲。
無雁寄書來。來書寄雁無。
踏花行遍,任匆匆、不愁香徑苔滑。六寸圓膚天然秀,穩稱身材玉立。襪不生塵,版還參玉,二妙兼香潔。平頭軟繡,鳳翹無此寧貼。
花外來上鞦韆,那須推送,曳起湘裙摺。試昉鞋杯傳綺席,小戶料應愁絕。弟一銷魂,溫存鴛被底,柔如無骨。同偕讖好,向郎乞借吟舄。
頻年漂泊西南后,苔岑久忘同異。半折芳馨,千莖鬢雪,攜手危闌重倚。羈塵暫洗。正煙月籠紗,晚天浮霽。鏡展山屏,向人猶斗舊眉翠。
番番花信過了,駐驂還認否,觴詠前地。樹雜鶯飛,堂空燕宿,如說人間何世。因風皺水。怕才息驚濤,又添新淚。倦眼慵開,乍逢如夢里。
燈下曾觀舞麗華,小庭亦復沸箏琶。近來此樂無人解,獨有牛家與白家。
歌珠歷落本清圓,更遣流泉亂拂弦。好取使君留一顧,故將誤曲唱當筵。
簾同夏亶真成陋,床類楊褒亦太寒。不是窈娘容絕世,何妨日日借人看。
病來十日不舉酒,回施青春與后生。滿袖東風愜人意,見君詩與字俱清。
病來十日不舉酒,獨臥南床春草生。承君折送袁家紫,令我興發郎官清。
鉤楯跨通衢,喧鬧當九市。
金罍瀲滟后,玉斝紛綸起。
舞蝶傍應酣,啼鶯聞亦醉。
野客莫登臨,相讎多失意。
去從鬧市紅塵去,
歸向白云深處歸。
因甚更無迎與送,
去來寸步不曾移。
翰苑名高執法臺,
華堂景勝若天開。
群游白社瞻臺斗,
誰復翩翩倚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