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意三首 其三
瘴地晨霜薄,郊墟暮雨昏。
啼螀如有恨,微火解相溫。
末路真無策,孤忠敢自言。
輪囷肝膽在,白首倚乾坤。
瘴地晨霜薄,郊墟暮雨昏。
啼螀如有恨,微火解相溫。
末路真無策,孤忠敢自言。
輪囷肝膽在,白首倚乾坤。
在這有瘴氣之地,早晨的霜很淡薄,郊外傍晚的雨讓天色昏暗。寒蟬啼叫好像懷著怨恨,微弱的火光能帶來一絲溫暖。到了人生末路實在沒有辦法,我一片孤忠怎敢隨意言說。我那曲折的肝膽仍在,白發蒼蒼依舊倚靠著天地。
瘴地:有瘴氣的地方,多為南方濕熱之地。
郊墟:郊外。
啼螀(jiāng):啼叫的寒蟬。
輪囷(qūn):屈曲的樣子,這里形容肝膽忠誠而曲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末路’‘孤忠’等表述推測,可能是詩人晚年處于困境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卻無處施展,在艱難的環境中堅守著自己的忠誠。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困境中堅守孤忠。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體現了詩人的氣節和情懷。
五載香銷痛別鸞,
墓門草斷碧煙寒。
不知同在重泉下,
可是人間見面難。
與鷹寫真惟楚公,
與公作歌惟老杜。
畫托此歌以不朽,
至今人誦摶空句。
相傳妙畫舊通靈,
烏鵲不敢巢庭樹。
饑未飽肉資遠擊,
凜然戴角乃□顧。
枯枝絕筆半已訛,
飛鳥脫字無緣補。
好事能來一賞音,
不必移之在縑素。
未落龍山帽,
先聽鷲嶺鐘。
秋聲一壇竹,
暝色萬株松。
澗月扶煙墮,
巖泉帶石舂。
定知今夜夢,
應被白云封。
房州迎主簿,
惠我數行書。
慟哭王郎死,
凄涼楚澤虛。
少將詩作劇,
老共易同居。
比似曾居士,
規繩更不疏。
誰能饒舌強參禪
何用談因更說緣
生死本來無大事
晨朝須起夜須眠
黃沙卷日墮荒荒,
一鳥隨云度莽蒼。
山入空城盤地起,
江橫曠野竟天長。
東南形勝雄吳楚,
今古人才感棟梁。
遠略未因愁病減,
角聲吹徹滿林霜。
老農持底報君公,
十日甘霖五日風。
夜靜山中看天象,
福星偏許照江東。
冰心赤膽照乾坤,
翰苑循良萃一門。
太白集開詩世界,
發禪書見字根源。
箋飛海屋花千片,
樂奏瓊樓酒百樽。
但愿年年逢此日,
薰風吳苑薦蘭蓀。
蛛巢愛網織。罥樹懸風露珠滴。欲問經行蹤跡。徑峭云深,耐人尋覓。檐花夜濕。任狼藉、蝶憐蜂惜。誰念我、山深深處,鬼火照鄰寂。
累石。鱗排一一。仍可負、墻東暄日。山家終欠春色。銘室新題,禿殘江筆。蝸廬真算得。青山對、空尊任泣。柴門倚、暮鴉歸數,引我杖藜出。
芝泥封石滿天壇,燎玉無光月色寒。七十二君何處去,白云空自繞闌干。
聞道青螺去復回,何年驅石過蓬萊。我今岳頂餐靈氣,更待安期海上來。
一出金門奉紫泥,孤燈日觀聽仙雞。君看東海扶桑影,高照長安玉殿西。
海霧冥冥遠接天,蜃樓東與岳云連。十洲只在三山外,不遣樓船更候仙。
一觴一詠最宜春,秋以為期倍入神。閱盡炎涼交耐久,撇開雅俗局翻新。題糕佳節逢今日,畫餅虛名愧此身。飲興方酣詩導引,如雷驚起蟄蟲伸。
到底馀春不算春,龍鐘猶復強摹神。慚余杖國年華晚,伴客登臺節序新。空際云煙多過眼,閒中風月且藏身。龍頭莫漫占梁灝,合讓諸公尺蠖伸。
自古圣狂兩路歧,
算來原是錯毫釐。
群居博奕有誰省,
終日遨游祇自癡。
孔孟曾顏皆可法,
關閩濂洛總當期。
如今身入宮墻里,
盡改前愆與往非。
樵山高高霄漢間,
常恐相攜著步難。
收拾臨歸春景□,
□朝何處憶商顏。
□家雞犬白云間,
希世無論古□難。
一去獨遺篁桂□,
相看猶自見清顏。
我車南,君車北,相逢總是天涯客。
擁爐談笑一燈殘,出門風雨千山隔。
郎官湖里詩空在,赤壁舟中賦自傳。今夜獨馀江上月,向人能作故時圓。
月到天心影滿湍,盈盈萬頃夜光寒。舉杯邀月舟中醉,來去應同鏡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