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樓望大像
去年寒雨中,騎驢度劍閣。
今年當此時,臥聽邊城柝。
巍巍千尺像,與我兩寂寞。
交游閱四海,此老差可托。
但當頻自省,諸惡誓莫作。
時時一憑高,相望要不怍。
桑間戒三宿,堅坐豈渠樂。
卻應輸老夫,新春買芒??。
去年寒雨中,騎驢度劍閣。
今年當此時,臥聽邊城柝。
巍巍千尺像,與我兩寂寞。
交游閱四海,此老差可托。
但當頻自省,諸惡誓莫作。
時時一憑高,相望要不怍。
桑間戒三宿,堅坐豈渠樂。
卻應輸老夫,新春買芒??。
去年寒冷的雨中,我騎著驢翻越劍閣。今年同樣時候,我臥聽著邊城報更的梆子聲。那巍峨千尺的大像,和我一樣寂寞。我交友遍四海,唯有這尊大像尚可依托。我應當常常自我反省,發誓不做各種壞事。時時登高遠望,與它對望內心應無愧。要像古人不在桑間留宿三日那樣堅守原則,久坐不動哪會快樂。可這一點我卻勝過他人,新春我已買好草鞋準備出行。
劍閣:位于四川,地勢險要。
柝: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差可托:勉強可以依托。
怍:慚愧。
桑間戒三宿:出自《后漢書》,比喻不應久留于易生邪念之地。
芒??:草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邊城”等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邊疆任職或游歷期間所作。當時詩人或許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在寂寞的邊城生活中,通過對大像的凝望和自我反思,表達自己的心境和人生追求。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自我反省、堅守品德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將個人經歷與哲理思考相結合,語言質樸卻富有深意。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的思想境界和創作風格。
同志兼同病,相過又一回。
雨中佳客至,庭畔好花開。
休話黍離恨,自珍樗散材。
除非閒淡友,誰肯款門來!
鞍馬風塵苦,關河歲序深。
遠鐘出煙寺,殘月墮楓林。
人倚孤筇健,松圍眾壑陰。
旅懷消不得,日日短長吟。
只有濛濛意,人家與釣磯。
寺門鐘乍起,樵客徑猶非。
四百層泉落,三千丈翠飛。
與誰參畫理,半面盡斜暉。
千里嬋娟,與玉闕瓊樓,共一顏色。寒似層冰,皎如圓鏡,照來水天雙澈。一葉剪碧,荇飄翠帶魚盈尺。隔樹陰蛩語,長橋橫臥少人跡。
歌板暗訴,怨抑沉沉,夜闌秋聲,都入瑤笛。倚蘭橈、臨流顧影,人間未應有今夕,疑是廣寒天上客。
素娥何處,應似桂殿同游,滿身清露,去時還濕。
名教非無樂,何緣事上眉。不閑因接物,先老為憂時。兩郡垂棠蔭,東園長桂枝。用公渾未盡,一世有馀悲。
夙昔住山緣,來吳已八年。獨憐寒塔影,時到碧巖前。埋玉亡何日,愁云過別天。東風減回首,家學子能傳。
采從元圃色青蔥,
曲度庭花裊幔風。
此日目成憐楚客,
何人腸斷惱司空。
西園斗草歸遲。隔葉囀黃鸝。
闌干醉倚,秋千背立,數遍佳期。
寒食清明都過了,趁如今、芍藥薔薇。
衩衣吟露,歸舟纜月,方解開眉。
妙舞曾居絳樹前,刺桐花外赤欄邊。
還丹木客顏同駐,度曲金衣韻較偏。
振翼乍回天后夢,引泉時滅祝融煙。
文心慧業今何用,為報閨人舌尚存。
西成高鑿一軒通,荷蓋吹涼入坐中。
新月不妨回夜色,有秋何止閱年豐。
直須落日紅無際,剩看群山翠掃空。
更約他年身退后,披襟來此揖涼風。
孤城門未啟,風雪一舟停。
村店茅柴酒,官塘牧馬亭。
逼寒頭轉白,仄岸草猶青。
歲晏歸心迫,鄉音易動聽。
雨澀風慳,雙溪閟、幾曾洋溢。長長是、非霞散綺,岫云凝碧。修禊歡游今不講,流觴故事何從覓。待它時、水到卻尋盟,籌輸一。
燕舞倦,鶯吟畢。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綠皺,小荷爭出。童子舞雩渾悵望,吾人提筆誰飄逸。記去年,修竹暮天寒,無蹤跡。
牢落多憂患,須眉一老翁。
廣文居五席,十載等旋蓬。
海色殘霞外,人煙落照中。
宜春新換帖,歲序又匆匆。
橫磨大劍。玉帳晨開兵百萬。
一卷陰符。孺子功名圯上書。
壯懷煙冷。笑看吳姬雙鬢影。
封浦泉傍。骨相輸君是虎頭。
輕翻拍板度新聲,花底微聞百囀鶯。座客一時齊側耳,就中誰是最關情。
才聽清歌聲遏云,風前蘭佩又聞薰。并刀一剪湘江水,可似湘娥百疊裙。
碧幢翠蓋舞風輕。照水兩亭亭。金塘好暖鴛鴦睡,孤飛下、宿鷺還驚。
漢殿雙棲,江東并嫁,一樣曉妝明。
更疑人傍楚皋行。解佩悄無聲。紅衣對拂光凌亂,平分取、玉露金莖。
臂是同彎,心憐共苦,絲引暗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