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擬峴臺
層臺縹緲壓城闉,倚杖來觀浩蕩春。
放盡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塵。
縈廻水抱中和氣,平遠山如醞藉人。
更喜機心無復在,沙邊鷗鷺亦相親。
層臺縹緲壓城闉,倚杖來觀浩蕩春。
放盡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塵。
縈廻水抱中和氣,平遠山如醞藉人。
更喜機心無復在,沙邊鷗鷺亦相親。
層臺高聳縹緲,仿佛壓著城門外曲城。我拄著拐杖來觀賞浩蕩的春光。放開眼界,極目千里,洗盡我衣上多年的塵埃。曲折的江水懷抱著中和之氣,平緩的遠山好似蘊藉深沉的人。更欣喜的是我已沒有機巧算計之心,沙邊的鷗鷺也來與我親近。
擬峴臺:在今江西臨川撫河畔。
縹緲:形容臺很高,若有若無。
城闉(yīn):城門外的曲城。
浩蕩春:浩蕩的春光。
十年塵:多年的塵埃,暗指仕途奔波。
中和氣:中正平和之氣。
醞藉人:含蓄寬和之人。
機心:巧詐之心。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曾鞏任撫州知州時,登擬峴臺而作。當時他遠離官場紛爭,在地方任職,心境相對平和,面對春日美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登擬峴臺所見之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超脫塵世的情懷。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展現了曾鞏詩歌清新自然、意境深遠的風格。
月色欲盡煙光溥,墻陰絡緯催早寒。燈花夜深落紅豆,黃金為盞珠為盤。悲涼秋,涼秋誠寡歡。星河案戶初闌干,欲變關山照綺紈。佳人迢迢惜羽翰,欲往從之行路難。
紅旗筠籠過銀臺,赤印囊封貢茗來。社后三旬頒近列,須知郵置疾奔雷。黃金芽嫩先春發,紫碧團芳出焙來。聞說采時爭節候,喊山聲動甚驚雷。團團龍鏡未磨開,馥馥新香滿座來。試酌靈泉看餑沫,猶疑盞底有風雷。
盤盤十二曲,石嶺瘦崢嶸。腳底有平地,何人險處行。茂陵骨已朽,萬歲恐虛傳。莫上中峰頂,秦城隔暮煙。方若植嵬冠,森若削寒玉。明月夜中游,誰家借黃鵠。頑石本在世,啟母人亦知。可憐宋太后,死罵寧馨兒。路傍雙闕老,蔓草入荒祠。時見山家女,燒香乞繭絲。避名名自在,身瘠道還腴。未到千年后,空巖已姓盧。壯哉昌黎筆,談笑排佛禍。不言動鬼神,翻疑觸雷火。幾時落東溪,曲折臥天漢。語似登山人,可飲不可盥。一片開元石,愈知天地中。今宵北窗夢,或可見周公。土階墮渺茫,多少曹與馬。底事住青山,近代無讓者。邂逅洗耳翁,去飲上流水。此日儻相逢,黃犢應渴死。大士傳心要,諸方叩道玄。至今卓錫地,瑩徹有遺泉。既知田間樂,焉知田間苦。惟是唐虞朝,所以有巢父。
梁月頻年結夢思,涼宵下榻葉心期。升沉總愧千金馬,老大同添兩鬢絲。婚嫁催人情脈脈,寒暄細語夜遲遲。莫言桑梓過從易,一日三秋即遠離。
食淡憐吾病,分鹽感子情。解苞驚落雪,進飯惜含英。遠道楓初隕,閒門草屢生。艱難愧滋味,幽興在藜羹。
天涯蕭瑟又逢秋,不待霜飛已白頭。明月何曾知客恨,黃花只是笑人愁。
雪漫江天萬木窮,一間茅屋覆詩翁。何人醉醒梅花月,踏遍寒山路幾重。
輕煙羃羃衲僧家,節物迎春氣象華。流水落華無限意,游山消息付長沙。
琳宇珠宮接,聯翩集鴇行。人矜宋琴操,地比魏瑤光。索笑三生石,安禪四大床。爭談空即色,誰悟是皮囊。
軍書督戰急,縣吏催租還。力盡將何訴,浮云深九關。
綠樹邀行騎,青山擁寺門。不勞鐘磬響,久厭市朝喧。解帶榆煙午,鉤簾竹日暄。老僧鋤菜甲,隨意具盤餐。
大地風霜催歲暮,碧天星斗淡涼宵。千家砧杵聲哀怨,一室篝鐙影寂寥。壁下吟蟲何唧唧,櫪中鳴馬更蕭蕭。遙知長勝幽燕將,偃月榆林正射雕。海國孤城夕照殘,獨依牛斗望長安。亂山落木秋聲靜,細雨疏鐙客夢寒。天地蒼茫離思迫,關河遼闊寄書難。請看梧竹棲鸞日,高舉凌云振羽翰。枉說魚鹽富東海,頻年水旱少豐登。民勞土瘠艱禾稼,野廓城荒蔓葛藤。磷火幾家山鬼語,颶風永夜海蛟騰。江亭蕭瑟聞哀雁,昂首高吟曲檻憑。浪跡乾坤一馬鞭,丈夫意氣畏人憐。猿聲朗嘯千山月,鴻影孤飛萬里天。陳篋蘇秦方發憤,題橋司馬未升仙。振衣直上高丘望,吳越川原起暮煙。
逼除行舸系江干,盤礡津津到夜闌。雨雪漫題詩閤去,河山遂隔酒壚寒。延陵有劍徒心許,南海無珠作淚彈。素練淋漓裙數幅,悲來開篋幾回看。
誰將龍脊置新亭,一餉登臨耳目醒。欲識海門山盡處,爛銀堆里數螺青。
軹道牽羊事已非,更堪行酒著青衣。裹頭婢子那知此,爭逐君王烈燄歸。六朝江水故依然,隔斷中原又百年。長笑桓溫無遠略,竟留王猛佐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