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康總管慶之和碑字韻二首
周頌岐陽鼓,秦銘泰岳碑。覽觀明古鏡,推測妙神蓍。真復登三事,何如賦萬詩。江湖頻作郡,棠蔭有人知。山游靈運屐,寺乞簡棲碑。歲計多栽菜,流年懶問蓍。醉眠書當枕,禪戲偈成詩。鬢白非今日,何勞曉鏡知。
周頌岐陽鼓,秦銘泰岳碑。覽觀明古鏡,推測妙神蓍。真復登三事,何如賦萬詩。江湖頻作郡,棠蔭有人知。山游靈運屐,寺乞簡棲碑。歲計多栽菜,流年懶問蓍。醉眠書當枕,禪戲偈成詩。鬢白非今日,何勞曉鏡知。
葛藟長南山,菰蒲生深陂。
托處既異地,彼此焉得知。
衣裘偏苦寒,菇甘偏苦饑。
誰念農家老,露肘復斷炊。
人心滄海深,水注無滿時。
大化原浩浩,何事亦參差。
狂風落盡深紅色。春色惱人眠不得。
淚沿紅粉濕羅巾,怨入青塵愁錦瑟。
豈知一夕秦樓客。煙樹重重芳信隔。
倚樓無語欲銷魂,柳外飛來雙羽玉。
微風吹□幸陰晴,笑側吟鞭十里行。
時節早蠶生谷雨,人家新火接清明。
袞衣犢鼻均無物,籬鴳云鵬各有情。
欲挹浮丘挽春馭,尊罍定得瀉東瀛。
石泉飛下寶蓮宮,
似聽鈞天奏未終。
千古風流謝康樂,
可無屐齒此山中。
碾瓦成沙,填波架屋,無復昔王亭檻。
疏煙淡抹,小雨微濛,野花向人低糝。
休問枚叔鄒生,七發徒存,一書空感。
便雪臺賦冷,鳴皋歌歇,盡增凄黯。
還記起、西蜀才人,文園病客,曾也曳裾觀覽。
淹留未遇,著就雄篇,忽動茂陵追念。
而我來游,自憐零落棲遲,蕭然琴劍。
仗東風有力,吹斷青衫淚點。
撥塵見佛,
佛亦是塵。
問了答了,
直下翻身。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含珠亭倚郡城西,
草樹連天拂玉堤。
宮女蘭橈初倦戲,
采菱歌斷曜靈低。
髯且無歸,縱飲新豐,歌呼拍張。記東都門第,賜書仍在,西州姓字,復壁同藏。萬事滄桑,五陵花月,闌入誰家俠少場。相憐處,是君袍未錦,我鬢先霜。
秋城鼓角悲涼。暫握手他鄉似故鄉。況竹林賓從,煙霞接軫,云間伯仲,宛雒褰裳。暖玉燕姬,酒錢夜數,綰髻風能障綠楊。才人福,定清平絲管,爛醉沉香。
煙水襯平蕪,轉眼來、春光茜媚如許。一色染青袍,勾挑起、多少客愁離緒。王孫去也,萋萋總是傷心處。長亭遮住。疑化血魂歸,一靈常聚。
天涯幾度登樓,念故國闕河,迷離無路。渺渺逗吟情,何人續、金勒馬嘶佳句。暮云千里,凝眸猶恐看朱誤。哀思欲訴。傷玉瘞香埋,墓門深護。
軟翠泛迢迢,是絕佳、春江設色圖譜。老我臥煙波,沙堤上、常狎睡鷗拳鷺。拖藍染黛,無端蕩起愁千縷。臨流洄溯,傷一舸難歸,好春虛度。
當時送客懷人,慣腸斷西洲,魂滑南浦,逝水促華年,新來恨、更比別情酸楚。桃根渺矣,那堪重喚江頭渡。可憐弱絮。問甚日成萍,隨流飄去。
十年求仕進,發白志不成。青云諒無分,決意謀歸耕。
良友喜我閒,攜酒就我傾。謂我世慮澹,可與談無生。
丑女不得嫁,安可誇堅貞。敢以坎壈士,冒此高隱名。
覽鏡照我顏,寒陋難為狀。一一視妻孥,亦非簪佩相。
桐柳不中梁,人生宜自量。況有黍稌田,不乏雞豚餉。
物無兩大理,富貴寧兼望。已矣吾何營,頹焉適天放。
儒生困寒餓,侘傺恒嗟吁。國家鐘鼎養,豈以供爾娛。
艱難求俊彥,將使憂患紓。假爾十萬師,手握銅虎符。
風塵滿河洛,自信能平無。不如安爾分,從我持犁鋤。
伊昔游京華,怪我山林態。今日返田園,怪我鄉音改。
學步亦云勞,無益徒成悔。所幸匍匐歸,吾足故仍在。
看婦事機杼,呼僮課樵采。惟賴皋與夔,努力營四海。
帝廷咨牧擁金甌,南顧應寬萬里憂。
自是書屏多異績,何勞仰屋嘆無籌。
六橋垂柳縈蒼佩,三竺飛花拂翠裘。
遙望云山千里隔,福星欣照□□樓。
人入江西社,詩參活句禪。盤珠無滯跡,溪月有馀妍。
不采龐公藥,宜先祖逖鞭。淹留茆屋底,愁坐算商船。
歲月易飄忽,文章空怪奇。宦游君未達,耕種我長饑。
事往休三嘆,春來又幾時。官閒宜把酒,蓮幕最相知。
歧路悠悠,看幾載、軟紅如簇。算何似、一邱一壑,紆青拖綠。
脫卻塵衫烏納在,推開瓦枕黃梁熟。只而今、立地便抽身,原非速。
甚不必,離騷讀。大無謂,秋風哭。但一周虎落,三間茅屋。
卻署休休名目好,試歌纂纂兒能續。也勝如、側足走羊腸,邛崍曲。
共仰之推千古賢,
縱無寒食亦能傳。
生前不怕棉山火,
死后何須要禁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