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閩中四首 其三
飄蓬不歸根,而我還故里。
有食即可安,何必土風美。
豈非俗緣故,墮此膠漆底。
艱關一月程,況復攜老稚。
囊空畏途遠,蓐食常夜起。
人生貴適意,奔走殊未已。
俟有三逕資,吾生恐無幾。
飄蓬不歸根,而我還故里。
有食即可安,何必土風美。
豈非俗緣故,墮此膠漆底。
艱關一月程,況復攜老稚。
囊空畏途遠,蓐食常夜起。
人生貴適意,奔走殊未已。
俟有三逕資,吾生恐無幾。
像飄飛的蓬草一般不能歸根,而我如今回到了故鄉。有吃的能讓生活安定就行,何必在意當地風俗是否美好。難道不是因為世俗的緣故,讓我陷入這如膠似漆難以擺脫的境地。歷經艱難走了一個月的路程,何況還帶著老人和小孩。口袋空空害怕路途遙遠,常常半夜起來吃早飯趕路。人生貴在能讓自己舒心,可我卻不停地四處奔走。等有了歸隱的資金,我的人生恐怕也所剩不多了。
飄蓬: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土風:當地的風俗。
膠漆底:比喻陷入難以擺脫的境地。
艱關:艱難險阻。
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進餐,指早餐。
適意:舒適、如意。
三逕資:指歸隱的資金。三逕,指歸隱者的住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經歷了一段漂泊的生活后回到故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讓詩人感到無奈和束縛的世俗因素,詩人帶著家人歷經艱難回到故里,生活依然不輕松,從而產生了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奔波生活的厭倦和對歸隱的渴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能反映出詩人個人的心境和當時部分文人對生活的思考。
殘紅獨立竊春明,光耀邦畿吟太平。萬里胡沙蕩飛絮,九門聽徹鶴猿聲。
為農未免租調瘢,從軍可辭刀箭痕。布衣一日任民社,鞭撻不救肌膚完。足兵足食萬世計,征衣戰甲無寧歲。但知城郭倍光輝,誰問閭閻久凋敝。深機巧宦何為者,暴虐施民自寬假。山頭白石城下泥,已有行人先問舍。前車后車相繼摧,滿山枯骨白成堆。嗚呼古人不可作,自書下考真賢哉。
醉呼秦淮酒,臨岐歌慨慷。吳姬《小垂手》,一曲春風長。扁舟不停橈,去路但茫茫。青山入楚甸,白云思越鄉。豈無壯士懷,擊節心飛揚。憑將繞朝策,一贈囊中裝。
多時遠室滯秋云,薄暮扁舟溯落曛。水月相臨惟野共,山風入抱向潮分。在川不舍心中事,阻道相從物外群。若使伊人難可即,來波去渚枉紛紛。
寶林從何來,飛空錫同住。天風吹海濤,常恐復飛去。浮圖成再世,嶪岌高入云。妙應人天果,鈴音上界聞。巖穴如深井,滋潤通海脈。靈鰻久蜿蜒,歲事時有獲。應真曾卓錫,百尺井泉深。汲取天人供,泓澄印佛心。河涼大布衲,七帝師道德。流傳五百年,未滅針線跡。鐵缽生古色,曾經飯胡麻。黃龍此降伏,更長碧蓮花。禪宮庭宇靜,深翠萬竿竹。忽悟瓦礫聲,香嚴道機熟。軒楹越中秀,軒窗四面山。紅塵飛不到,長共白云閒。
誰送冰盤上九天,清光不減夜來圓。云連遠岫橫天外,山擁孤城枕水邊。重鎮已空前日夢,棹歌猶認去年船。半生未了滄洲愿,安得垂綸繼昔賢。
閑閱老杜詩,懇懇得佳趣。雖復率爾為,玄酒有真味。倉皇侍從時,流落艱虞際。百年朋友交,萬世君臣義。吐辭輒驚人,引物動連類。虞廷簫韶奏,周廟瑚璉器。鯨翻碧海波,月照珊瑚樹。勇決龍虎爭,冥搜鬼神避。千花與萬卉,各斗春光媚。婺婦及孤兒,共灑凄涼淚。丹山翔鳳凰,赤汗騁騏驥。氣排嵩華高,力救風雅墜。殷勤稷契心,漂泊生涯寄。斯人已云亡,遺編獨傳世。寥寥宇宙間,詩史孰能繼。余波漾清川,蘭苕鳴翡翠。
舍人書札五云開,應笑風塵減吏才。池上鳳凰今不見,何因得下郡城來。
入云堂搆昔人開,蘭桂香風次第來。黃云山高幾千丈,后山前日寄聲回。
山川孕靈秀,古驛著淮甸。惟宋二俊士,實為此邦彥。莘老罷吳興,墨妙留殘硯。太虛賦黃樓,雄詞散雷電。東坡守彭城,風雅自凌扇。祥符相公孫,坎坷揚州掾。四賢偶來集,絲竹東山宴。一時觴詠盛,千古士民羨。文游臺榭興,祠祀馨香薦。落落九百載,人往物亦變。邑侯敬桑梓,鳩工事修繕。樓觀光陸離,軒窗開四面。十年塵土窟,一夕清涼院。懷古以勸今,尊賢兼樂善。我為二豎困,行旅有不便。高會未能預,陳詩寄欣忭。
背人遠住奚師塢,何意追尋特特來。更要明年此時節,溪翁相喚不相猜。隨山的的五千樹,慚愧識花人姓施。說似龍形都不肯,昨朝新見水沉枝。
青城丈人高入云,野老未識應先聞。畫圖朝開拭我目,興入深谷窮其源。四川號雄觀,五岳爭推尊。昔在漢季老仙伯,燒丹井灶今仍存。二十四治屬呵禁,鬼魅不得侵人群。后來肥遁更多士,采芝斸藥深林里。樵夫誤到老人村,世代傳流長孫子。馬卿食祿東南隅,思山愿乞明年歸。祇今圣代重養老,春風會送斑斕衣。
建炎戎馬滿神京,殿撰橫身活一城。時宰忌功無表勸,老天福善自分明。人稱簪紱一門盛,公是瑛瑤間世生。珍重西山遺事跋,他年收入史官評。
春波綠浼浼,江南去江北。風生浦口花,蒲帆緩無力。燕子乍歸來,游絲惱寒食。寒食客思家,殘陽吊容色。
獨坐玄洲釣,深棲仲蔚蓬。人呼白衣相,家有玉環童。澤近蛟常雨,林空鳥易風。蒹葭霜露里,誰采最高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