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德久舍人見惠
詩人擁節古來稀,郊島詩窮彼一時。
愛子篇章孤鶴唳,愧予門戶兩狼垂。
遙知靖節閑栽菊,不見儀休慍拔葵。
別去修門莫嗟惋,時來如摘頷邊髭。
詩人擁節古來稀,郊島詩窮彼一時。
愛子篇章孤鶴唳,愧予門戶兩狼垂。
遙知靖節閑栽菊,不見儀休慍拔葵。
別去修門莫嗟惋,時來如摘頷邊髭。
詩人擁有符節自古以來就很稀少,像孟郊、賈島那樣詩境窮困只是一個時期的現象。我喜愛你篇章如孤鶴鳴叫般清越,慚愧我家門戶冷落衰敗。遙想你如陶淵明悠閑地栽種菊花,不像公儀休因拔掉葵菜而惱怒。分別離開京城不要嗟嘆惋惜,時機到來就如同摘取嘴邊胡須一樣容易。
擁節:指擁有符節,古代使臣或官員持節以作憑證,這里可能指詩人有一定官職地位。
郊島:指唐代詩人孟郊和賈島,二人以苦吟著稱,詩境多窮困。
孤鶴唳:形容詩歌清越、超凡。
狼垂:形容衰敗、冷落。
靖節:指東晉詩人陶淵明,私謚“靖節”,他喜愛種菊。
儀休:春秋時魯國的相,曾因家人織帛、園人種葵而怒,認為這與民爭利。慍:惱怒。
修門:楚國郢都城門名,后泛指京城城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友人即將離開京城,詩人寫此詩相贈。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友人可能因某種原因要離開京城,詩人以詩表達情感和安慰。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詩歌的贊賞和對友人離京的安慰。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多個典故展現出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詩歌交流和情感表達。
劇論追前輩,憂思獨在民。
雪霜吾歲晚,金玉子心真。
曾見除書舊,行膺薦墨新。
君王問田叔,長者更何人。
五季列壤爭未休,庸兒崛起操鉏耰。朝為吳臣暮歸楚,黥髠盜販更據州。
君家大傅出奇策,氣壓百萬奸夫謀。一朝談笑解紛亂,辭爵卻歸東海頭。
自言其后必隆盛,慶源遠與江河流。
昔時楊寶所活一黃雀,猶能四葉清德傳至彪。
又聞何敞陰功唯治獄,天遣使者賜策何其優。
有如大傅安堵十萬戶,宜令后世袞袞生公侯。
潘才如海渺無堤,肯顧衡茅竹里扉。
閑釣一溪春水綠,尚容三寸白魚肥。
忽傳銅虎天邊下,共探驪珠夜半歸。
此去煙塵猶未靜,何時馬跡破苔磯。
橋上畫欄低壓水,青龍影落芙蕖底。
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紅云映屐齒。
洛浦清流古有神,羅襪凌波生暗塵。
東昏戲作錦地茵,金蓮襯步如花人。
而今此事墮渺漭,但有荷花開蕩漾。
試穿芒??踏風煙,安用紫絲連步障。
紫梅溪上春先到,余不沙邊草未芳。
五字真曾賦桑落,四弦猶憶調楓香。
雪中孤艷應愁絕,竹外斜枝不掩藏。
永望佳人在空谷,此時幽獨未須傷。
一別湘山今幾載,盜賊縱橫爾猶在。
北來鐡馬獵夷門,金錯旗竿繞湖海。
憐我避亂荒村中,杖錫穿云窮崔嵬。
茅簷瀹茗清風生,月隱霄間星磊磊。
高談微及古興亡,為言致禍由時宰。
著屐包腰卻下山,恐觸危機吁莫采。
我家神螺峰,與子鄰井闬。聞名初識面,逸氣起天半。
坐久語翻瀾,詩文星斗爛。刺口論世事,極能原治亂。
洗我冰雪懷,韻出眉宇燦。遂于交游內,得此一好漢。
自言長沙來,幕府天下冠。相公秉旄鉞,英僚照藩翰。
辟書欲交飛,置我在門館。事系國輕重,忽逐云雨散。
請君企踵待,勢若馬脫絆。他年恐未免,成此奇一段。
于皇圣運齊中興,地應岳瀆天垂星。儲靈韞異一發越,中和備體生奇英。
清淮無波萬瀨肅,纖云四卷澄水玉。薰風庭院倏經秋,長庚入夢祥光燭。
童年氣韻已不群,四座愕視天麒麟。蘭筋勁翮翔萬里,蓬山錦帳皆彌綸。
五袴興謠謚三郡,筠秦東甌漸澤潤。褰幃便使八州清,光華并管三司峻。
高懷違俗星斗寒,偉度照人云夢寬。刑清財阜治尤最,天語璿題永不刊。
夜觀三極三臺上,玉節光芒邇天杖。浮丘自是地行仙,天遣夔龍助君相。
仲舒簡古帝所思,弱翁治行已深知。粉澤典章混文軌,燕許大手非公誰。
維南不為承恩祝,直為蒼現并蒙福。致君堯舜億千齡,頌聲徧寫南山竹。
群雞鼓翼天欲光,井上梧桐生微涼。
殘星爛爛或出沒,初日淡淡開青蒼。
楚妃臺邊曉云碧,伏波廟前秋草黃。
騷人辛苦拾何物,沅有芷兮今已香。
地僻林逾靜,山幽鳥不驚。
日高簾影重,蟬噪柳陰輕。
鬢學風前翼,琴傳葉下聲。
士龍能作賦,為爾特留情。
盛德高門閥,榮光動里間。
如何偕老愿,端向此時慳。
幼婦辭新刻,仙游夢莫攀。
吁嗟袆翟貴,不立內朝班。
使星光出太微庭,馬上風云日下生。
斧鉞疑從霄漢落,絲綸如被袞衣榮。
歡迎道路初頒詔,威詟奸雄不動聲。
誰識張綱最年少,耆儒空愧舊知名。
拄杖秋登何處臺,天高風急雁聲回。
疏林紅葉紛紛下,遶逕黃花細細開。
此地崔嵬聊試腳,明年強徤更銜杯。
綠罇烏帽隨時足,無用白衣人送來。
漢城欲回春,梅柳詫先受。
江北迎兩轓,江南試春酒。
得州古云樂,渠閣大如斗。
要將歲寒姿,一笑閱好丑。
昔人蟻動疑鬭牛,我家奔鼠如馬群。
穿床撼席不得寐,囓噬編簡連帨帉。
主人瓶粟常掛壁,每飯不肉如廣文。
誰令作意肆奸孽,似怨釜鬵無余葷。
君家得貓自拯溺,恩育幾歲忘其勤。
屋頭但怪鼠跡絕,不知下有飛將軍。
他時生囝愿聘取,青海龍種豈足云。
歸來堂上看俘馘,買魚貫柳酬策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