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光孫崇元讀書
吾兒毛骨已森然,會見排風上紫煙。
但把文章博科第,便成陸地作神仙。
胸中滔裕書多讀,筆下縱橫業要專。
卜者相期非止此,后生進學在丁年。
吾兒毛骨已森然,會見排風上紫煙。
但把文章博科第,便成陸地作神仙。
胸中滔裕書多讀,筆下縱橫業要專。
卜者相期非止此,后生進學在丁年。
我的兒子你已經長大成人,我仿佛能看到你像乘風的鳥兒直上云霄。只要憑借文章在科舉中取得功名,就如同在人間成為了神仙。要多讀詩書讓胸中知識充裕,寫作時才能揮灑自如,學業還要專注。占卜者的期望不止于此,年輕人在壯年時就應努力學習。
毛骨已森然:指孩子已經長大,有了成年人的模樣。
會見:即將看到。
排風:乘風,形容志向高遠。
紫煙:指云霄。
博科第: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功名。
滔裕:充裕,豐富。
縱橫:形容寫作時揮灑自如。
丁年:壯年。
此詩應是詩人在兒子光孫崇元到了讀書求學、準備科舉的年紀所寫。在古代,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實現抱負的重要途徑,詩人希望兒子能通過努力讀書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所以寫下此詩鼓勵兒子。
這首詩主旨明確,就是鼓勵兒子讀書科舉。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普遍的教育觀念和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乞君山石洪濤句,來作圍床六幅屏。持向嶺南煙雨里,夢成江上數峰青。
但惜花飛盡,誰解春歸早。何代佳人,那時淪落,夕陽細草。剩馀香水際,更苔邊、也芳心長抱。去去游驄緩,漸漸流鶯老。今日當時,浮云逝水,湊成懷抱。正寬閒攤破,矮箋吟、補題紅詞稿。
良夜悵迢迢。懶卸云翹。二分瘦損舊吟腰。寂寞玉樓人去也,不度秦簫。苦語絮金朝。好夢都遙。個中情事總魂消。鏡里芳容花里影,卻待誰描。
去去實不去,來來實不來。去來如夢幻,虛空絕點埃。
終夜不成寐,披衣檢舊編。遐哉千古事,作者幾人焉。草昧凡三變,精華或一宣。看君饒著述,他日必能傳。
上灘思買篙,防雨思買傘。況乃當危湍,陰云布微霰。誰為杞人憂,長歌待明旦。
重華去我久,舉世少復真。試問衰周來,奚覺無一人。
八十浮齡盡,三千去日長。叢蘭秋寂寞,卿月夜蒼茫。里友歌迎紼,州民酹續漿。英魂知所托,橋梓藹成行。
十年太華游山思,五月潼關騎馬來。日動松林仙掌出,云移蓮井玉峰開。北涵渭水生秋色,西帶秦京鎖暮哀。安得從容應盡興,翠微深處訪云臺。
夜雨漲波高二尺,失卻搗衣平正石。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憶。
被放歸來,空屈指、幾番奔逐。聽窸窣、床頭饑鼠,亂人心曲。駿骨難從皮相得,鹍弦浪說知音續。笑浮名,誤我少年場,須眉辱。成敗事,看棋局。書卷債,輸犁牘。嘆冬烘五色,糊心迷目。老去徒添商婦怨,秋來枉曬空庭腹。問雄文、何日似相如,君王讀。
浩浩長河水,九折東北流。晨夜赴滄海,海流亦何抽。遠適萬里道,歸來未有由。臨河累太息,五內懷傷憂。
蘿陰曲曲謢迥塘,亭午初消子夜霜。小藻分波還浸碧,閒花似菊未凋黃。游魚帶影雙遮水,孤蝶迎晴倍惜香。天物殷勤相假借,凋零不遣惱疏狂。元綃垂幕黛煙流,略掛西峰玉一鉤。蕭散云還沈碧海,清空人欲訪瓊樓。勻勻廣野疏星度,惻惻寒心片影浮。取次閒愁棲泊盡,更誰笙鶴夢丹邱。小雪無云宿曖賒,東窗日轉半欞斜。清泉硯滴含馀綠,活火湯瓶涌細花。歌哭古今歸午枕,江湖圖畫泛星槎。堂堂日月容相問,書卷留人幾歲華。墻陰小步試欹危,未厭晴風裊鬢絲。櫧實乍驚飛鳥過,苔陰漸放素光移。紺珠千顆垂藤子,丹葉孤飄繞故枝。寂歷經過聊緩頰,重來千載更伊誰。
羽衣暫脫著戎衣,坐定方驚語入微。歸隱玉霄應不出,他年容我扣巖扉。我坐虛名剩得窮,百年身墮畏途中。看君一棹煙波樂,悔不常為采藥翁。
山凝嵐氣樹凝煙,宿雨才收社后天。山下人家夜留客,開門花落滿籬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