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時望新居雜詠 其四
月出新雨馀,桐陰落金井。經旬困隆郁,捫頸欲生癭。飄然懷靈仙,愿作綵鸞請。鸞飛空冥冥,去入無窮境。靡求焉有爭,不暑安知冷。下視區中人,紛紛逐風影。
月出新雨馀,桐陰落金井。經旬困隆郁,捫頸欲生癭。飄然懷靈仙,愿作綵鸞請。鸞飛空冥冥,去入無窮境。靡求焉有爭,不暑安知冷。下視區中人,紛紛逐風影。
棗瓜仙跡半迷離,
乘興何妨當習池。
官事無多原易了,
宦游如此不嫌疲。
溫公自序游山錄,
坡老重添望海詩。
小小林泉勞物色,
憐才心苦幾人知。
野水斜橋又一時。愁心空訴故鷗知。凄迷南郭垂鞭過,清苦西峰側帽窺。
新雪涕,舊弦詩。愔愔門館蝶來稀。紅萸白菊渾無恙,只是風前有所思。
竹床冰簟鎮相親,
吟瘦身看病瘦身。
聽說蓮塘遭雨打,
今年花更瘦于人。
使君風雅世間稀,薇省芳尊醉布衣。綵筆題詩辭粵嶠,至今山色有光輝。
陸賈裝輕亦漢臣,五羊人吏送江濱。量移詔下趨東郡,司理扶風第一人。
塞鴻南下過秦關,萬里椷書慰老顏。欹枕松窗明月夜,夢云飛繞太行山。
妙妙妙中妙,
玄玄玄更玄。
動言俱演道,
語默盡神仙。
在掌如珠異,
當空似月圓。
他時功滿后,
直入大羅天。
日出榑桑第一州
吟鞭到處許勾留
虛堂鏡影陳良翰
似水臣心鄭子游
夾道青旗楊柳驛
半輪卿月海天秋
漢家遺跡燕山在
珍重銘勛筆力遒
一葉扁舟初著岸。
荷衣今始換。
慚負素餐詩,忍飽田家飯。
犁鋤身未慣。
芻豆恩猶戀。
玉京知近遠。
隔河一十四郵亭,望東華,長在眼。
自泛西湖戶不扃,
閒從煙水賞俜停。
賦殘明月頭堪白,
呼遍澄江夢已醒。
艷色未投金紫客,
苦心終老水云亭。
秋風轉眼炎涼態,
莫近花田傍素馨。
客里相逢,知己少、那禁離別。況復是、兩番同學,時共晨夕。阮籍疏狂皆欲棄,獨君■不殷勤說。念平生、受益友朋多,歌聲噎。
揮手去,風云急。故國事,舍和鉞。問匹夫歸去,何以謀國。有血當同勞動灑,無衣不向權門乞。悵前途、黑暗賴君燈,書休歇。
南豐詩將駐靈江。下明光。惹天香。十雨五風,連歲致豐穰。初夏清和才四日,開壽席、宴華堂。
嚴宸已奏二南章。眷循良。比龔黃。玉筍班聯,宜冠紫微郎。從此鋒車宣室召,攄相業、壽而康。
砥礪前修縱未能,
敢虛忠告負良朋。
昆侖發水分千派,
宗動窺天洞九層。
吾道酸咸當領取,
世途夷險總肩承。
高歌青眼相期處,
不獨云梯把袂登。
等是垂慈,初無門戶。
璞玉既分兮可觀,梵儀頓舉兮難睹。
凌霄峰頂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竭力為耕鑿,
全身在笠蓑。
千秋一不少,
四海百非多。
推食勞雞黍,
尋盟共芰荷。
欲知鳩杖處,
惟問白云窩。
翁居藩輔久,叔年又相先。
萬石不足數,一燈無別傳。
家聲青瑣闥,風味赤城仙。
好是猿啼處,霞標最近天。
數峰江上青,宜雨亦宜晴。
著意畫難就,助人吟易成。
縣官懷近郡,郎署暫專城。
況是烹鮮手,襦歌屢有聲。
庭諍汲長孺,
官師蕭望之。
士能令國重,
吾意匪公誰。
朱紱江湖遠,
蒼顏疾病衰。
堂堂竟如此,
造物爾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