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倉曹歸廣陵
官閑得去住,告別戀音徽。
舊國應無業,他鄉到是歸。
楚山明月滿,淮甸夜鐘微。
何處孤舟泊,遙遙心曲違。
官閑得去住,告別戀音徽。
舊國應無業,他鄉到是歸。
楚山明月滿,淮甸夜鐘微。
何處孤舟泊,遙遙心曲違。
你官職清閑能夠自由來去,告別時留戀著彼此情誼。故鄉應已沒有產業,在他鄉倒像是回歸。楚地山上明月灑滿,淮河流域夜鐘聲音細微。不知你的孤舟停泊何處,我心中的思念難以盡述。
元倉曹:作者友人,倉曹是其官職。
音徽:指音容笑貌,這里表示情誼。
舊國:故鄉。
淮甸:淮河流域。
心曲:內心深處的情感。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元倉曹官職清閑得以離開,準備回廣陵。詩人在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但友人的漂泊境遇也反映出一些人生的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細膩的情感。
笭箵埏埴自陶漁,
上大人題小教書。
不過亂山深處路,
人間無處問唐虞。
落月相望慰遠游。誰溫誰冷自禁秋。蘭橈深處隔遙州。
長是飛花仍念亂,即看殘夜欲明樓。闌干遍倚恁離愁。
太平天子御金鑾,奎宿光芒午夜寒。
漢代文章推董賈,唐家科第屬歐韓。
龍門浪暖成頭角,雁塔風高快羽翰。
雖是看花年尚少,莫將溫飽問儒冠。
正陽門下草還生,宮殿無人也自春。上皇昔日登臨地,愁殺當時老大臣。
鐵鷂乘時轉海津,兜牟閃閃白如銀。只今邊郡羞投拜,淮北淮南正殺人。
文武宣和盛兩班,當時都道取燕山。三京隨手殘燒盡,今日誰迎二圣還。
黏罕中間陷兩京,當時兀朮尚無名。如今索斗無時了,不使山川見太平。
胡馬縱橫壓上流,朝廷歲歲講防秋。相公必欲安淮甸,早發官兵據壽州。
京口人來說禁江,似聞胡騎再跳梁。夜來急遞傳新報,見說官軍戰順昌。
聞道諸軍遣背嵬,柘皋合戰打頭回。不煩宣撫親提劍,鐵塔前鋒一布摧。
戰伐無多生女真,人傳強半是簽軍。可憐盡死天兵手,但恐官家不得聞。
一自官軍報捷頻,番人無數愿歸明。渠魁未必能方略,所恃多多以力爭。
今年太歲火逢辛,火德炎炎照紫宸。眼看點虜遭天破,未必朝廷用一人。
歐鉛亞槧日輸將,學界從今亟改良。
后起青年勤淬厲,前途黃種卜靈長。
孤寒有士皆分席,慷慨何人肯解囊?
合為諸生開望眼,相期祖國煥輝光!
出郭無多路,心空覺地偏。
一從抱病后,不敢向人前。
鴝鵒留殘石,素馨憶舊田。
止應吾與汝,朗詠了殘年。
昔日少年今老翁。長安花下一尊同。不堪分手又匆匆。
我欲歸來尋舊隱,有誰相伴臥云松。憐君作宰萬山中。
一徑扶云十八盤,摩肩拭目對跳巒。
春風初拂梯田綠,寺竹猶沾宿雨寒。
作態淵崖俱妙相,不名花草亦奇觀。
最憐往哲讀書處,石壁松燈煙未乾。
點墨如將當已長,
分明白飯糝椒姜。
出門相送都無說,
堂下秋花自吐香。
壯年梁父粗成吟,亦謂逢時可盡心。
過了許多空日月,得來輕棄舊山林。
平生簡冊心猶壯,晚歲規模力不任。
何事一來何事去,去來端的要知音。
賞識知音最爽神,放閑來訪小堂春。
言茶我在色香味,臥酒君遺天地身。
氣挾幽并寧自負,情關風月若為親。
一燈寂寂盆魚對,不管人間萬丈塵。
家傳圯上一編書,
二紀論思只緒馀。
此去籌帷方倚重,
赤松那得便從渠。
行人遙指鄭公石,
沙白松青夕照邊。
極目神州馀子盡,
袈裟和淚伏碑前。
萬里淵澄見斗參,官城禁鼓二更深。
一輪蟾魄摩妖氣,半夜金精犯太陰。
風露有聲秋耿耿,山河無影暗沉沉。
憑欄何處孤吟客,亟欲圓回補缺心。
燕臣昔慟哭,
千載為悲辛。
圣代復元古,
如君何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