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大卿韻
久回俗駕向山中,無復詩騷見古風。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賓筵談笑知無敵,筆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詩人難并世,歸期那敢話匆匆。
久回俗駕向山中,無復詩騷見古風。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賓筵談笑知無敵,筆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詩人難并世,歸期那敢話匆匆。
長久以來遠離世俗車馬回到山中,不再能見到有古風的詩賦。正欣喜老朋友從千里之外到來,更能在這清靜的夜晚一起共飲一杯酒。在賓客宴會上談笑,知道您無人能敵,我追隨您的筆力,慚愧自己寫得不夠好。自古以來詩人很難同時出名,我哪敢說匆匆就定下歸期。
俗駕:世俗之人的車馬,代指世俗事務。
詩騷:《詩經》和《離騷》,泛指詩歌。
古風:古代詩歌的風格。
故人:老朋友。
尊:同“樽”,酒杯。
賓筵:賓客的筵席。
追陪:追隨,伴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久居山中,遠離世俗,此時老友丁大卿前來拜訪,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創作時心境應是既有老友相聚的喜悅,又有對文學創作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老友相聚的情誼和對文學創作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文學交流情況。
吳頭楚尾路如何,
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
滿林黃葉雁聲多。
不覺渠泥臭,偏依井干蹲。
聲尤粗水鳥,腹欲大河豚。
焚鞠存經訓,如簧避譖言。
主人方戒殺,毋怪爾徒喧。
翠蓬紫霧杳冥間,
孤嶼成連去未還。
我有布帆三百幅,
待君同上巏嵍山。
連夕貍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
問渠何似朱門里,日飽魚飧睡錦茵。
長沙有賢掾,京兆出名門。筆力追前輩,陰功及后昆。龍門首加薦,樞府舊彌敦。看即飛騰去,寧當尋尺論。
及是凡幾見,于今乃白頭。殷勤蒙飯設,緩急與醫謀。夫子自為德,畸人何足憂。諸家何所歷,更有若人不。
長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舊疾痁頻作,方爐火自跧。風高知木脫,雨細念梅斑。飄泊方茲始,林園未遽還。
黃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筍半芙蓉。芙蓉石筍亦松變,有一不變為臥龍。
龍本無形以神化,真形往往與松同。龍之隱者但高臥,人不見龍見髯翁。
髯翁鱗甲多怒決,柯如蒼銅枝屈鐵。引根十丈始作干,干雖千年似萌蘗。
霹靂橫將偃蓋傾,蛟螭爭向輪囷結。夜光有火出空心,日炙多膏流斷節。
一枝一干一尺蠖,求信且復依巖穴。山僧寫圖貽我看,王子作歌含凄咽。
尺寸得空自盤攫,縱橫穿土苦羈紲。峨峨千尺乃無勢,幸因奇丑免摧折。
五鬣短短少波濤,聲似風雷畜未泄。苦心愛此一樹怪,自少摩挲至大耋。
蹣跚尚有尊足存,支離乃是鬼神設。臃腫何須規矩中,斧柯且喜薪蒸絕。
雖然久墊非泥蟠,撐出丹崖作遺孑。石破天驚自小時,后凋憑爾存孤蘗。
本是軒皇昔所種,平澤至今乍明滅。當年且戰且學仙,霜根留得玄黃血。
灌溉頗用朱砂泉,滋潤微凝太古雪。浮丘無力治拘攣,容成有意引寥泬。
黃山諸松此最古,兒孫萬萬丹臺列。臥者天淵自高深,立者棟梁久顛蹶。
君指此松為予壽,意在不材能蹩躠。螻蟻頻容蝕茯苓,藤蘿一任為瓜瓞。
松黃落地成古苔,松子滿天低可綴。君在黃山亦一松,莫教化石存榾柮。
一松孤作老人峰,秦漢來封久不屑。臥龍復有擾龍好,繚繞數峰出巀嵲。
一松飛作天生橋,一松倒生更奇譎。煩君添作四松圖,置我松間長用拙。
何物最相感,文字有因緣。發函無損深契,珠玉灑心泉。不向花前月底,趁取舟車馀晷,遐想竟聯翩。噴薄浩然氣,托興在吟箋。
壯士志,投筆意,奮英年。妖氛同掃都凈,更與繡山川。血肉相連交廣,好共馭風來往,赤幟看高懸。擅勝石林業,酣詠樂賓筵。
扁舟復渡鐵城陰,見說農樵出遠岑。
圣主已寬邊界令,逐臣未盡撫綏心。
幾年共爾棲荊棘,此日憐余載鶴琴。
猶幸斯民還舊業,莫教寇盜再相侵。
欄干濺碧,疊苔痕多少。芳樹陰陰斷啼鳥。
記簪榴日暖,折柳風疏,妝鏡畔,斂袖愁蛾淡掃。
陌頭新燕去,煙雨無情,遮斷香車往來道。
徐起拂青琴,弦上塵生,憑傳語知音歸早。
怕此去、秋聲滿江亭,剩把酒登樓,亂鴻衰草。
冰弦咽。翠蛾人倚瑤臺月。
瑤臺月。嫦娥應,個儂無別。
疏簾永夜中秋節。碧云如海青鸞絕。
青鸞絕。人間自有,玉樓瓊闕。
卦盤掇轉味天機,
禍有胎兮福有基。
昨夜孛星移一位,
先生睡著不曾知。
樹頂黑云舒忽白,斜光一片化滃濛。
窗閑客子卷書帙,江上漁翁收釣筒。
初見白煙流碧海,俄還青葉繞紅墻。
雷霆剩遣蚊虻寂,高枕眠過三日涼。
待月鯨樓客,中秋醉解酲。
懸知今夜魄,不減昨宵明。
藥兔猶凝象,鸞娥未厭盈。
翠華如復睹,重慰四難并。
綠橘生西山,得自髯翁家。云此接活根,是歲當著花。
俛仰乃十霜,垂蠹紛相遮。芳意竟寂莫,枯枝謾槎牙。
風土諒非宜,翁言豈予夸。會令返故山,高深謝污邪。
石液滋舊根,山英擢新葩。黃團掛霜實,大如崆峒瓜。
當有四老人,來駐七香車。
先生畫與虎兒齊,橐筆時來喚我題。
皓首不知身落魄,高歌每到日沈西。
才看扇上成烏牸,幾向輿中遇白雞。
春水桃花新解纜,家家屏障手親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