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尚書挽章二首 其一
昔年宦路意相傾,四紀中間一寄聲。
賢嗣登門如對面,新詩緘興見輸情。
安輿方擬來巖邑,急訃俄傳上玉京。
嘆息于今尠人物,短章吟罷淚霑纓。
昔年宦路意相傾,四紀中間一寄聲。
賢嗣登門如對面,新詩緘興見輸情。
安輿方擬來巖邑,急訃俄傳上玉京。
嘆息于今尠人物,短章吟罷淚霑纓。
過去在仕途上彼此心意相投,四十多年間僅互通一次消息。賢能的兒子登門拜訪就像見到您本人,寄來新詩可見您表達的情誼。正打算用安穩的車子接您來這山鄉小城,卻突然傳來您在京城去世的噩耗。可嘆如今像您這樣的人物太少了,我吟完這首短詩淚水沾濕了帽帶。
宦路:仕途,做官的經歷。
四紀: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四紀即四十八年。
賢嗣:對他人兒子的美稱。
緘興:寄來詩興,指寄來新詩。輸情:表達情誼。
安輿:可以安穩乘坐的車子,古時常用于迎接尊長。巖邑:險要的城邑,這里泛指山鄉小城。
急訃:緊急的訃告,指去世的消息。玉京:指京城。
尠:同“鮮”,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汪尚書曾在仕途有交往,但四十多年間聯系甚少。可能是在汪尚書去世后,其兒子登門并寄來新詩,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感慨于老友的離世以及社會上像汪尚書這樣人物的稀少。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汪尚書,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對比來表達哀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物的評價。
天風吹夜泉,琤若雨聲碎。
不知一片月,已上嘯臺背。
遙山白于曉,林樾失翠黛。
湖云碧丁煙,因風蕩為籟。
相將沿堤去,步入空明內。
俯仰寒蒼然,清氣不可界。
且與夜漁人,佇立聽石瀨。
春雨三更喧碧沼。愁病交侵,有夢何曾好。
枝上鶯啼天欲曉。空庭一夜生芳草。
何處天涯音信杳。紫燕雙飛,偏把幽情惱。
捲起湘簾風尚悄。臨妝懶把蛾眉掃。
隱映羅衫薄,輕盈玉腕圓。
相逢不肯語,微笑畫屏前。
寂寂秋煙鎖碧灣,
往年此地有禪關。
水神移入龍宮去,
一夜風雷吼萬山。
新綠深深嫩更黃,
非花非草定何香。
故山草木皆余愛,
最愛抽梢竹過墻。
東海鯉魚吞卻海,西河師子口門大。
金剛喚起足行神,還卻趙州行腳債。
吹毛不是凡間鐵,百匝千重唯一決。
出頭天外笑呵呵,喜得空生不曾說。
仙吏縣魚挾佩賒,棘槐日仄出西衙。起籠綵轡垂歸馬,獨抱丹書坐落花。
笑向燭邊求緩議,泣從車下發深嗟。致君有術寧遺此,莫認蕭曹但法家。
專城奏課有光輝,兩世承恩曳錦緋。鐘鼓雞人雙闕曉,殿廷鸞字五函飛。
高門正好過賓從,載道今聞有是非。老矣何心評月旦,不勝鄉曲念依依。
隔墻閑唱莫愁歌,
遙夢春堤想玉珂。
百尺情絲吹不斷,
好風遍惹落花多。
鵲壚香案,早爇盡、殘灰金黍。只阿母臨妝,雙成輪值,名字窗間久署。往日宮廊紅鸚鵡,怎不共、青禽飛去。猶問訊翠華,還京安否,學人言語。
凝佇。經時不見,瑤池雙鷺。甚歲暮蕭寒,白頭庾信,來唱江南玉樹。我亦當年,麻鞋杜甫,曾和早朝詩句。又恰是、細朵宮梅,綻也綺窗非故。
石屏月如水,
石壁云不動。
閑中攲枕臥,
天地同一夢。
泥封函谷策誠奇,
人不能從己不疑。
何事昏迷還至此,
祇因天欲啟唐基。
生長蓬門人不識,四幅苧裙手自織。
鬢邊祗以荊為釵,篋內渾無帛一尺。
行年三十猶未嫁,專與人家作針刺。
贏將升斗奉阿母,春日秋夜閒不得。
東鄰有女富何如,箱常盈千輛盈百。
鏡里方及二八年,春中已適金張宅。
世人重色總堪嗟,況重高門不論色。
高門自富吾自貧,肯以羅綺改貞德。
猶勝棄婦死路傍,冤魂入土血為碧。
水暖沙平浪不生,
遠山一抹畫難成。
黏天芳樹青如薺,
時有幽禽自在鳴。
中丞初戰死,祠廟宛陵新。
誰竊王綝首!還完重捷身,
藁竿無不可,合葬亦隨人。
近說忠魂附,家家祀作神。
山擁黃扉壯,林開碧殿隈。
雄風生虎腋,腥霧襲龍衣。
血淺雕戈勁,弧張利爪摧。
桓桓爭奏技,斂手有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