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節
君恩華我老,旌節到柴門。
我本一書生,乃忝侯伯尊。
憶昔有鼻祖,漁釣干周文。
既已成王業,營丘垂后昆。
功德雖不同,齒貌略可論。
相望數千載,但愧非賢孫。
君恩華我老,旌節到柴門。
我本一書生,乃忝侯伯尊。
憶昔有鼻祖,漁釣干周文。
既已成王業,營丘垂后昆。
功德雖不同,齒貌略可論。
相望數千載,但愧非賢孫。
君主的恩澤讓我這老人榮耀,旌節送到了我的柴門。我本只是一介書生,卻愧居侯伯之尊位。回憶往昔我的鼻祖,垂釣時結識了周文王。成就王業之后,在營丘留下了后代。雖然我和鼻祖功德不同,但年齡容貌還略可相提并論。相隔數千載,只慚愧自己不是賢能的子孫。
華:使……榮耀。
忝:有愧于,常用作謙辭。
鼻祖:始祖。
干:求見。
營丘:姜子牙受封之地,這里代指其后代傳承。
垂:流傳。
后昆:后代。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受到君主的恩寵,被授予較高的爵位。詩人雖出身書香,但獲此殊榮,不禁聯想到家族的歷史,自感德才不配,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復雜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感恩君主恩寵,同時自謙不配高位。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家族歷史抒發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謙遜的品格和對家族榮耀的敬重。
昔賢觴詠地,雅集尚留亭。
詩碣自千古,兵戈已再經。
兩湖雙鏡白,一雨眾山青。
名與辛峰永,吟魂醉不醒。
平鋪底石奠于盤,承露棲云若個寬。
共道羊腸行處險,那知鹿跡坐來安。
棋枰可布仙人局,歌吹應同李白歡。
欲為俗緣求解脫,好從臺上共團欒。
世守東陵業,呼兒日灌園。
任荒張仲室,不署翟公門。
綠酒生平托,青山寤寐言。
近因僧結社,時過虎溪源。
漫撫芳箋,百思妙諦,翻疑誤解其中意。
瓶梅無語問無由,道是睹書如面反生愁。
閑恨千鈞,云程萬里,小窗忽夢生雙翅。
魂飛不到百花洲,唯有覺時冷月滿西樓。
一別湖居二十年。
一團心緒一湖煙。
追蹤無計卻留連。
看取幽篁貞晚節,
當從斜陽愛晴天。
遠山流綠到襟前。
簾卷煙條重,窗分翠疊澄。
詩要林處士,圖請趙吳興。
活景通千壑,閒觀倚一藤。
匡床誰對語,合有韻高僧。
舊學縱橫術已精,
不妨高臥且辭榮。
可憐三別秦淮路,
不得終南處士名。
上林隨駕賞芳辰,
曲賜黃封臘味醇。
供帳不須勞幕士,
垂楊為蓋草為茵。
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
臂鷹過野健,走馬上冰遲。
公子多論酒,騷人自詠詩。
都無少年意,只臥竹窗宜。
北風吹水拍船頭,晚泊長蘆祗欲愁。試遣長髯伺煙際,望中李郭亦來不。
來帆風飽自行快,去槳浪高知進難。舟子勿生淹泊恨,偶然遲速我殊安。
建鄴春江水拍天,趁潮先發六宮船。何時彤筆嚴清禁,縹緲金鋪生瑞煙。
風伯清塵過浙西,隨春萬騎擁旌旗。野人不識巡方意,警蹕還憂為虜移。
相思切。觸目只供愁絕。好夢驚回清漏咽。燭殘香穗結。
長恨南樓明月。只解照人離缺。同倚朱欄飛大白。今宵風月別。
張子骯臟絕不羈,襟期獨與山人知。
彎弓跨馬聊爾爾,種竹栽麻乃其宜。
吁嗟張子奇不奇,世人皮相何足悲。
大宋有僧交子修,崎嶇同到瓊之涯。
我今事跡復類此,別去情深長相思。
萬古坤寧意,人間又委形。
平生交白發,兒輩與滄溟。
南國人三代,西江女一經。
百年堪幻境,江冷各山青。
楊林山色使車前,盡日西風吹午天。
水淺石湖閑斗鴨,春殘桑柘轉聞鵑。
碧雞謾走催程馬,黃木真拋弄月船。
神化不教違宿尚,秾芳無限遠游篇。
望斷靈山消息絕,不復倚門吹白發。
或從西向問歸程,臘月蓮花隨步發。
靈山上首翻途轍,臨喪不哀非曠達。
回首一會儼然在,將此深心奉塵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