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湯岐公鎮會稽
吳越東西州,浙江限其中。黃旗高十丈,大舟凌虛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江心波濤壯,帳下鼓角雄。
樂哉公何憾,廷論則未同。永懷前年秋,群胡方嘯兇。
閭左發薊北,戈船滿山東。舊盟顧未解,誰敢嬰其鋒。
公時立殿上,措置極雍容。南荒竄驕將,京口起元戎。
舊勲與宿貴,屏氣聽指蹤。規模一朝定,強虜終歸窮。
當時謂易耳,未見回天功。及今始大服,咨嗟到兒童。
天心佑社稷,主圣肖祖宗。旌節早來朝,笑談折遐沖。
吳越東西州,浙江限其中。黃旗高十丈,大舟凌虛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江心波濤壯,帳下鼓角雄。
樂哉公何憾,廷論則未同。永懷前年秋,群胡方嘯兇。
閭左發薊北,戈船滿山東。舊盟顧未解,誰敢嬰其鋒。
公時立殿上,措置極雍容。南荒竄驕將,京口起元戎。
舊勲與宿貴,屏氣聽指蹤。規模一朝定,強虜終歸窮。
當時謂易耳,未見回天功。及今始大服,咨嗟到兒童。
天心佑社稷,主圣肖祖宗。旌節早來朝,笑談折遐沖。
吳越分處東西兩州,中間被浙江隔開。十丈高的黃旗飄揚,大船好似凌空而行。都城百姓送別留守,郡中官吏迎接相公。江心波濤洶涌,營帳下鼓角聲雄渾。您如此快意還有何遺憾,只是朝廷的議論與您不同。我永遠記得前年秋天,那些胡人正囂張咆哮。征調百姓從薊北出發,戰船布滿山東。舊的盟約尚未解除,誰敢去觸碰他們的鋒芒。您當時站立在殿上,處理事務極為從容。把驕縱的將領流放到南方荒遠之地,在京口起用主帥。舊日的功臣和顯貴,都屏息聽從您的指揮。大計一朝確定,強大的敵人最終走向窮途末路。當時人們覺得容易,卻沒看到您力挽狂瀾的功勞。到如今才大為嘆服,連兒童都為之贊嘆。上天庇佑國家,君主圣明堪比祖宗。希望您早日持旌節回朝,談笑間就能挫敗遠方敵人。
吳越:春秋時的吳國和越國,在今江浙一帶。
黃旗:古代軍中的旗幟,這里指湯岐公出行的儀仗。
留守:官職名。
相公:對宰相的尊稱。
閭左:秦代指居于里門左邊的貧苦百姓,后泛指平民。
戈船:戰船。
嬰其鋒:觸犯其鋒芒。
雍容:形容態度從容不迫。
南荒:南方荒遠之地。
元戎:主將。
舊勲與宿貴:舊日的功臣和顯貴。
指蹤:指揮。
回天功:力挽狂瀾的功勞。
咨嗟:嘆息、贊嘆。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這里指湯岐公的官職憑證。
遐沖:遠方的敵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湯岐公(湯思退)被派往會稽任職。南宋時期,朝廷內部主和派與主戰派斗爭激烈,外部面臨著北方金朝等政權的軍事威脅。詩人作此詩送別湯岐公,一方面贊揚他過去在應對外敵時的功績,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國家局勢的關注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湯岐公的才能和功績,期望他能為國家再做貢獻。其突出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情感表達真摯熱烈。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局勢和人們對能臣的期盼。
換香枕,一半無云錦。 為是秋來展轉多, 更有雙雙淚痕滲。 換香枕,待君寢。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 敲壞半邊知妾臥, 恰當天處少輝光。 拂象床,待君王。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 只愿身當白玉體, 不愿伊當薄命人。 疊錦茵,待君臨。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 游絲絡網塵作堆, 積歲青苔厚階面。 掃深殿,待君宴。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 偏是君來生彩暈, 對妾故作青熒熒。 剔銀燈,待君行。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袂。鋪翠被,待君睡。
爇[1]熏爐,能將孤悶蘇。 若道妾身多穢賤, 自沾御香香徹膚。 爇熏爐,待君娛。
童童陵谷轍痕紛,鈴語分明走夕曛。曲突冷煙燒馬糞,亂山斜徑下羊群。
雪花昨夜埋荒梗,詩草何時退敵軍。最是宵寒窗紙破,饑狼叫月不堪聞。
句法親傳得,江湖老獲軒。 推敲深得趣,窮達可曾論。 好爵無三字,清名有五言。 還知綺奇處,難弟復難昆。
階前砌下新涼,嫩姿弱質婆娑小。仙家甚處,鳳雛飛下化成窈窕。尖葉參差,柔枝裊娜,體將玉造。自川葵放后,堂萱謝了,是園苑、無花草。 自恨西風太早。逞芳容、紫圍緋繞。管里低昂,篦頭約略,空成懊惱。圓胎結就,小鈴垂下,直開臨□□凡間謫墮,不如西帝,曾關宸抱。
長安朔風起,窮巷掩雙扉。新歲明朝是,故鄉何路歸。 鬢絲饒鏡色,隙雪奪燈輝。卻羨秦州雁,逢春盡北飛。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 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明神在右,明月在天。 神愿鑒止,與月長圓。
妾作溪中水,水流不離石。 君心楊柳花,隨風無定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