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曾學士
兒時聞公名,謂在千載前。稍長誦公文,雜之韓杜編。夜輒夢見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嘆息,欲見亡繇緣。
忽聞高軒過,歡喜忘食眠。袖書拜轅下,此意私自憐。道若九達衢,小智妄鑿穿。所愿瞻德容,頑固或少痊。
公不謂狂疏,屈體與周旋。騎氣動原隰,霜日明山川。匏系不得從,瞻望抱悁悁。
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賤貧未即死,聞道期華顛。他時得公心,敢不知所傳。
兒時聞公名,謂在千載前。稍長誦公文,雜之韓杜編。夜輒夢見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嘆息,欲見亡繇緣。
忽聞高軒過,歡喜忘食眠。袖書拜轅下,此意私自憐。道若九達衢,小智妄鑿穿。所愿瞻德容,頑固或少痊。
公不謂狂疏,屈體與周旋。騎氣動原隰,霜日明山川。匏系不得從,瞻望抱悁悁。
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賤貧未即死,聞道期華顛。他時得公心,敢不知所傳。
小時候就聽聞您的大名,以為您是千年前的人物。長大后誦讀您的文章,覺得能和韓愈、杜甫的作品相媲美。夜里常常夢到您,您皎潔得如同天上的明月。我坐起來再三嘆息,想見到您卻沒有機會。忽然聽說您的車駕經過,我歡喜得忘了吃飯和睡覺。我懷揣著書信在車轅下拜見您,心中暗自感慨。您的學問就像四通八達的大道,那些小聰明不過是胡亂鑿穿。我只希望能瞻仰您的風采,或許我這頑固的毛病能稍有好轉。您不認為我狂妄粗疏,屈尊與我交往。您的車馬氣勢震動原野,霜日映照得山川明亮??上蚁癖唤壸〉霓斯喜荒芨S您,只能滿懷憂愁地瞻望。有人畫石用十天時間,刻楮葉用三年功夫。我雖貧賤但還未死去,期望到頭發花白時能領悟大道。將來若能得到您的真傳,怎敢不傳承下去。
韓杜:指韓愈和杜甫。
亡繇緣:即“無緣由”,沒有機會。
九達衢:四通八達的大道。
小智:小聰明。
狂疏:狂妄粗疏。
原隰:原野。
匏系:比喻人不得志,像綁住的匏瓜不能行動。
悁悁:憂愁的樣子。
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引用典故,形容學藝的艱辛。
華顛:頭發花白。
此詩是蘇轍表達對曾鞏的敬仰之作。曾鞏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在文壇有很高聲譽。蘇轍年少時就聽聞曾鞏大名并誦讀其文章,對他十分崇拜。當有機會見到曾鞏時,蘇轍滿懷激動,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對曾鞏的敬仰以及渴望向他學習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蘇轍對曾鞏的崇敬與求學之心。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樸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情感描寫,展現出蘇轍對前輩的敬重。在文學史上,此詩體現了宋代文人之間相互敬仰、傳承學問的良好風氣。
道眼無塵萬景隨,滄江秋色入新詩。歸時人問江南好,只道君行到自知。
少小從軍出玉門,蕭蕭白發返丘園。塞垣此別休回首,舊路重經更斷魂。殘橐只馀孤劍在,故鄉知有幾家存。古來征戍生還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楚客限王程,春風游宦情。山連吳地闊,天與浙中平。烽燧勞東望,干戈甚北征。莫教終孺子,獨為請長纓。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溪長石磊磊,澗闊草濛濛。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何人拂絹素,寫此房駟精。一馬老伏櫪,志在千里行。二馬騁踶齧,角壯猶龍騰。一馬方輥塵,海岸翻鯤鯨。畫師慘淡意,落筆矜多能。我觀寓所感,國制貴有經。唐人重馬政,分屯列郊坰。當時百萬匹,肅肅羅天兵。東封與西蕩,歲用不可勝。嗣王獵其馀,尚足開中興。乃知三軍本,匪馬將奚憑。圣經說備預,萬古為世程。倉卒事亦辦,未免眾目驚。我思立仗間,振鬣伸長鳴。吾言固芻蕘,圣經其可輕。
山泉漱玉雨浪浪,渟蓄深開一畝塘。若向動中知靜體,湛然泰宇發天光。
睡起僧房日未斜,興來隨處即為家。美人不見幽期渺,閒對蒼黃數落花。
秋入蒹葭小雁行。參差飛墮水云鄉。直須銀甲供春筍,且滴糟床覆羽觴。風壓幕,月侵廊。江南江北夜茫茫。懸知上馬啼鵑夢,一夜驚飛寶鴨香。
病見巖花發,風霜一歲殘。月斜寒影動,清比玉堪餐。
芳原似掌,種水通城,分得西湖西畔好。算程非遠,消夏剛宜趁清曉。前年到。煙扉蟋蟀,風葉玻璃,今度綠陰天變了。略惜紅衣,含意如人感秋早。聽人道。城鑰舊扃戰云,寺碣半埋荒草。誰分招攜素心,竹林同調。老顛笑。身世醉夢一場,尚勞古今憑吊。說與閒僧,不管木樨香妙。
閑揭新刊集,時裝舊窨香。還如到茂灌,無物在床旁。
母老兒亦老,何幸得生全。故鄉有敝廬,菽水盡馀歡。
縣齋寂寂遠塵氛,草滿圜扉翠欲熏。日轉棠陰侵席過,風回琴響隔花聞。水分九派通蒼海,地擁三關壓紫云。河朔近來為令者,路人爭道不知君。
北就墻陰創小欄,小欄非窄亦非寬。何須渭水誇千畝,且對蕭齋種百竿。春筍屈盤穿砌出,夜枝交戛入窗寒。誰能攜妓東山去,垂老區區學謝安。
杏園席上題名處,晚歲登朝復幾人。塵里浮蹤那可定,鏡中華發自應新。松當雪澗猶含翠,桃熟昆丘不記春。曾是十年江海別,喜君重到鳳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