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晴發蕪湖縣吳波亭二首 其二
雨來初做養禾天,雨久還成害稼年。今日一晴無準在,金鴉飛出卯牌前。
雨來初做養禾天,雨久還成害稼年。今日一晴無準在,金鴉飛出卯牌前。
翠圍侍女擁紅幢,霞臉調朱笑額黃。
共醉東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觴。
人間天上高低影,月下風前自在香。
輸得廣寒宮里客,年年綠鬢賞秋光。
向曉親闈共舉觴,老人星出翠巖傍。
狻猊奩暖沉香裊,孔雀屏開紗蠟光。
霜月正當圓此夕,江梅先已發奇祥。
定知與國長無極,壽考祺維頌魯章。
在昔曾為舜帝墳,象來耕作鳥來耘。
今茲封土麒麟冢,乃有銜泥燕雀群。
玉海沖融侔至性,錦江燦爛擬高文。
區區羽物猶依戀,想見人情望白云。
君世通城我石城,不堪兩處總烽塵。
向時未快披云愿,今日同為避地人。
襟宇光風無盡藏,杯盤夜雨有余春。
喚回十載槐黃夢,欲借靈槎去問津。
涉世足悔吝,杜門安退藏。
謗從閑處省,樂向靜中長。
薜荔日緣壁,瑯玕春透墻。
近來無事作,渾以醉為鄉。
過庭聞曲禮,在野習王風。
世亂思休否,兒愚藉發蒙。
云霞海色里,煙火雨聲中。
所喜田間事,比鄰自昔同。
北固城高萬象秋,煙竿一縷認揚州。
試乘綠漲三篙水,要見朱簾十里樓。
淚濕宮衣朝霧重,愁熏塞草夕陽浮。
隋堤舊事無人問,兩兩垂楊系客舟。
江南江北每淹留,懶聽寒蟬噪暮秋。
句里豈能窺鮑謝,暗中聊解識曹劉。
清如老鶴翻秋露,快似神駒略九州。
只恐蛟龍得云雨,未容蓮社與僧游。
大江固茫茫,一葦即可越。鄉來江與蘄,孰使我輩隔。
溫溫李夫子,粲粲謫仙格。蕭然一竹關,白眼謝俗客。
蚤充觀國賓,百中應百發。我玉空自良,彼怒輒反掇。
歸嘆儒冠誤,盡把氣習撤。收藏萬丈焰,不受一夫決。
累然駑馬中,倍覺騏驥別。嗟余偶傾蓋,辱許共映雪。
快哉平生心,清風濯執熱。今惟仄席秋,正采鄉評月。
豈無識真人,達君此奇節。春雷震一聲,指日看甲拆。
憶昔諸賢扶晉室,冠蓋多于此云集。
坐中翻作兒女悲,世換人非但陳跡。
我來正值三月春,花落鳥啼春寂寂。
江河雖異事略同,風景不殊今視昔。
磨滅英雄得喪多,山重水復無終極。
安能鬰鬰老江左,尅復神州當勠力。
未論重見管夷吾,祇今誰為楚囚泣。
徙倚令人三嘆息,徙倚令人淚橫臆。
狄夷相殘春又春,時乎時乎難再得。
蝶怕花殘舞更忙,隨風柳絮鬭輕狂。
尋芳客去馬蹄倦,試酒人歸衣汗香。
過雨千林舒翠葉,護田一水露針秧。
留春無計空惆悵,信手敲棋語夜長。
玉淵真水府,三峽跨長虹。
萬斛镕銀瀉,千檛戰鼓雄。
倚天危石立,透地密泉通。
四海思霖雨,龍奚久在中。
間世生英杰,于時瑞幅員。昔為天下宰,今作地行仙。
帝渴梅調鼎,民思楫濟川。元戎辭屏翰,珍館逸林泉。
勛業麒麟上,聲名奏華顛。落成新紫府,拂拭舊青氈。
暇日來簪履,春風可管弦。蓮開花十丈,桃熟歲三千。
云駐東山境,星輝北斗躔。笑談皆雨露,指顧即陶甄。
烏景行添線,蟾華且上弦。垂弧當紀節,稱兕正迎年。
四海俱瞻仰,三宮助祝延。匹休和有宋,受福總無邊。
試吏如孤遠,蒙恩夙記憐。姓名勤剡奏,庖廩費周旋。
頂踵思持報,絲毫力未宣。一憑難老頌,再炷博山煙。
愿把如椽筆,重歸秉化權。倍書中令考,穩穩戴貂蟬。
兩岸各風物,四年三往還。
舟中五步港,云外九華山。
路遠虞衣闕,囊空慮食艱。
大江吾隘爾,天地一魚灣。
千巖矗空蒙,一水還蔥蒨。寺從馴虎立,山作盤龍轉。
嗟予千里來,適此十年愿。初拏蓮葉舟,誤逐桃花片。
重攜九節筇,上盡百結線。陰崖滴翠寒,竹韻含風戰。
樹色爭煙霏,泓甃靡旱暵。載窺窣堵尖,平視蒼狗變。
樓閣撐山光,城郭瞰波面。未覺髀肉酸,先苦銀海眩。
晚尋小溪曲,更得何山便。平疇翠浪涌,返照金色現。
回首笑月亭,消息真已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