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龜齡王嘉叟木蘊之同過小園用郡圃植花韻
節到中和暖尚賒,東風隨處起芳華。
自慙翳翳松三逕,相對蕭蕭馬五花。
老去醉鄉為日月,年來痼疾在煙霞。
午橋別墅歸公手,早定淮西取白麻。
節到中和暖尚賒,東風隨處起芳華。
自慙翳翳松三逕,相對蕭蕭馬五花。
老去醉鄉為日月,年來痼疾在煙霞。
午橋別墅歸公手,早定淮西取白麻。
節氣到了中和節,暖和的日子還遠,東風所到之處已催開繁花。我慚愧自家如那幽僻的松間小徑,與你們這瀟灑的駿馬相對。年紀大了,在醉鄉中消磨時光,這些年對煙霞山水的喜愛成了痼疾。午橋那樣的別墅已歸你們,希望你們早日平定淮西,獲得皇帝的嘉獎。
中和:中和節,唐德宗時設立,在農歷二月初一。
賒:遠。
翳翳:形容枝葉繁茂成蔭的樣子。三逕:指歸隱者的住處。
蕭蕭:馬鳴聲,這里形容馬的瀟灑。馬五花:毛色斑駁的馬。
痼疾:積久難治的病,這里指對煙霞山水的癡迷。
午橋別墅:唐代宰相裴度在洛陽午橋建造別墅,這里借指友人的居所。
白麻:唐、宋時,由翰林學士起草的重要詔書用白麻紙書寫,這里指皇帝的嘉獎詔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和平時期,但仍有邊疆等問題存在。詩人處于隱居狀態,友人前來拜訪,詩人在與友人的交流中,既表達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又對友人寄予了建功立業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明確,前半部分寫自己的隱居生活,后半部分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其特點在于將個人情感與對友人的期望相結合,既有閑適的一面,又有積極入世的情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生活、友人的態度。
行似針氈動,臥似栗裘圖。 莫欺如此大,誰敢便行拳。
眾林墜黃葉,皴皮抱翠枝。 自然根性在,不為雪霜移。 靈潤承多露,清陰貫四時。 婆娑歲寒意,每到坐遲遲。
亭枕方塘上,軒開四照新。 花涵清露曉,風卷綠波春。 日暖眠汀鷺,荷翻躍錦鱗。 熙熙游宴地,行樂慰西人。
古木西園勝,亭延上客過。 色無花卉妒,堅為雪霜多。 干育千年秀,根含一氣和。 明堂求厚棟,可得老巖阿。
結客乘公暇,流觴逐浩歌。 亂峰晴倒影,曲水宛回波。 小海逢元巳,蘭亭記永和。 西州行樂事,應比晉賢多。
卮傾好酒逢時盛,早遇春融媚景天。 龜暖戲挨初綠草,燕飛綠拂乍晴煙。 遲遲晝影花籃檻,郁郁香風蝶舞筵。 眉似柳開眸似水,怡情自愛賞湖邊。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歲暮道涂走此身,匆匆未是避秦人。樵夫牧豎皆仙屬,韁鎖何人汝問津。
重樓復院費搜尋,小試山行本不深。一枕思量無限事,滿山風雨作龍吟。
老屋欹斜一徑幽,廣文教授足風流。人間星宿猶無狀,腹痛經過八角樓。
一晌凝情無語,手捻梅花何處。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
綽約一枝紅怨。疏雨淡煙池館。梅子欲黃時,日倚朱闌幾遍。爭看。爭看。人在沈香亭畔。
半年不踏軒車路。仿佛過、長橋去。貼水行云風送度。兩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嘗游處。 黃鸝休嘆青春暮。出谷遷喬舊家句。天意從人還許訴。凝寒和氣,沈陰霽色,大旱滂沱雨。
桃花春。杏花春。桃杏妖嬈如個人。歌聲清遏云。 酒醺醺。燭熒熒。眼尾微紅無限情。相逢堪斷魂。
天駟呈祥,土牛頒政,歡呼萬井春來。雕輪丹轂,雜沓展輕雷。風動珠簾不卷,香散處、半露梅腮。東郊好,波瀾浸綠,萌蘗上條枚。 徘徊。應共怪,十年豹隱,一旦鸞臺。問康時術業,混俗情懷。過雪湖山清麗,笙歌沸、舞袖縈回。兵廚富,酒腸似海,莫惜醉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