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玉津園詩
輦路云開雨腳踈,君王游樂萬幾余。
滄波不盡煙中景,清唱忽來江上漁。
此日丹青須立本,何人詞賦似相如。
小臣賡載無他語,但詠山河壯帝居。
輦路云開雨腳踈,君王游樂萬幾余。
滄波不盡煙中景,清唱忽來江上漁。
此日丹青須立本,何人詞賦似相如。
小臣賡載無他語,但詠山河壯帝居。
帝王車駕所行之路云開雨停,雨絲稀疏,君王在處理眾多政務之余前來游樂。那浩渺的水波與煙靄中的景色無窮無盡,江上漁夫清脆的歌聲忽然傳來。此時作畫須有像閻立本那樣的高手,作賦要有像司馬相如那樣的才人。小臣我隨聲唱和沒有別的話語,只歌詠山河壯麗拱衛著帝王居所。
輦路:帝王車駕所行之路。踈:同“疏”。萬幾: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政務。立本:即閻立本,唐代著名畫家。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辭賦家。賡載:指唱和。帝居:帝王居住的地方,這里指京城。
此詩為恭和皇帝御制詩,應是皇帝在玉津園游玩作詩后,詩人奉命唱和。玉津園是皇家園林,皇帝在此游樂,體現其在政務之余的休閑。詩人在這樣的場合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皇帝的尊崇和贊美。
這首詩是典型的應制詩,主旨是歌頌君王和贊美山河。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體現皇家氣派。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多為歌功頌德之作,此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云擁蓮峰插太虛,清香不付嶺南盧。而今五葉分明在,觸處離披見得無。
半生豪氣學元龍,湖海惟知敬數公。徒有貞心招隱逸,恨無巨眼識英雄。天衢騎馬衣冠異,雨屋鳴雞杼軸空。西崦東屯何日了,定應愁老浣花翁。
日背西嶺沒,月向東嶺生。殷霞未隱彩,皓露已舒明。斗柄坐可挹,政恐河漢傾。
南枝昨夜雪初乾,瘦質臨風亂蕊繁。憶向溪橋曾駐馬,卻疑渾是霧中看。
巧笑曾波回美盼。解惜流光,自度新聲遍。誰道曲終人不見。倉瑯那有交飛燕。馬上琵琶彈別怨。青冢黃昏,未覺明妃遠。海水西流天北轉?;廾鳟愄庪y為戀。
書呈儷青內史,問別來安否。送春去、又早端陽,栽蒲插艾時候。怎禁得、凄涼客里,葵榴村釀重回首。悶懨懨、睡也無聊,醉難消受。卻念家園,此際早已,把四和薰透。大都是、骨肉團欒,一家談笑廝守。問今朝、豚蹄蒸熟,可憶到、天涯載酒。料卿卿、少個人兒,也應僝僽。金猴系彩,繭虎垂香,小兒宛轉秀。想此日、偎人學語,索果牽袖。憨尚呼爺,弄惟依母。迢迢關塞,茫茫煙樹,何堪啼笑縈心曲。不思量、兀自誰能彀。殷勤寄語,尋常繡襁文襦,為儂著意扶育。樓懷謝朓,山憶青蓮,但嘯吟似舊。奈檢點、巾衫別淚,口澤脂香,追憶將離,魂消還又。卿毋惆悵,分飛勞燕,歸期不落歸雁后。一封書、先把相思剖。余惟珍重不宣,順候興居,石青遙叩。
古鑒光分前后身,擬于何處拂埃塵。易觀剎海毛端現,難把師心說向人。
風雨蕭蕭白晝昏,肅襟受此一涼恩。丘園不作軒裳夢,陵谷空遺斧鑿痕。乍可扣舷歌楚澤,何堪抱瑟立齊門。有時散步西原上,共醉田家老瓦盆。
穿云上虛無,彷佛凌倒景。微茫鴻鵠背,指點眾山頂。出日上扶桑,徘徊萬林影。
生憎丹粉累幽姿,故著輕煤寫瘦枝。還似故園江上影,半籠煙月在疏籬。
老去心情追少日。把酒聽歌,曾傍妝臺側。人與梅花堪匹敵。疏梅開后長相憶。忍淚不成珠暗滴。重理銀箏,試手箏弦澀。十二闌干樓百尺。楚云一去無蹤跡。
翠翹垂暖釵頭鳳。側梳寶髻云鬟重。攬鏡愛新裝。風吹衣褶香。容華愁易歇。學打同心結。不是媚芳春。由他鶯笑人。
千聞巧演眉猶蹙,一見輕拈笑不休。笑里藏鋒誰辨的,剎竿倒卻有來由。
嗟余是客仍為客,嘆爾真山似假山。當日訪圭能玉沒,端由生不近長安。
舍鞅陟層巘,老步獨多嘆。笑談谷傳響,松聲遞蕭散。欲尋草堂池,土室無僧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