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玉峰少宰之南都兼簡東川太宰用三江韻
滿屋圖書散未收,西風日夜趣仙舟。回看玉署希同輩,卻望金陵感昔游。鵬翼共知前路遠,菊花應及到時秋。東川坐里從容語,霖雨于今合九州。
滿屋圖書散未收,西風日夜趣仙舟。回看玉署希同輩,卻望金陵感昔游。鵬翼共知前路遠,菊花應及到時秋。東川坐里從容語,霖雨于今合九州。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自嘆猶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絕岸臨西野,曠然塵事遙。
清川下邐迤,茅棟上岧峣。
玩月愛佳夕,望山屬清朝。
俯砌視歸翼,開襟納遠飆。
等陶辭小秩,效朱方負樵。
閑游忽無累,心跡隨景超。
明世重才彥,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獨予忻寂寥。
鑿崖泄奔湍,稱古神禹跡。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
趨府不遑安,中宵出戶看。
滿天星尚在,近壁燭仍殘。
立馬頻驚曙,垂簾卻避寒。
可憐同宦者,應悟下流難。
寂寞到城闕,惆悵返柴荊。
端居無所為,念子遠徂征。
夏晝人已息,我懷獨未寧。
忽從東齋起,兀兀尋澗行。
罥掛叢榛密,披玩孤花明。
曠然西南望,一極山水情。
周覽同游處,逾恨阻音形。
壯圖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復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絲桐本異質,音響合自然。
吾觀造化意,二物相因緣。
誤觸龍鳳嘯,靜聞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煩慮頓可捐。
何因知久要,絲白漆亦堅。
養病愜清夏,郊園敷卉木。
窗夕含澗涼,雨余愛筠綠。
披懷始高詠,對琴轉幽獨。
仰子游群英,吐詞如蘭馥。
還聞枉嘉藻,佇望延昏旭。
唯見草青青,閉戶灃水曲。
車馬日蕭蕭,胡不枉我廬。
方來從令飲,臥病獨何如。
秋風起漢皋,開戶望平蕪。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
人生羈寓時,去就當如此。
猶希心異跡,眷眷存終始。
拙直余恒守,公方爾所存。
同占朱鳥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懸棒,謀身類觸藩。
不能林下去,只戀府廷恩。
凄凄感時節,望望臨灃涘。
翠嶺明華秋,高天澄遙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
林葉索已空,晨禽迎飆起。
時菊乃盈泛,濁醪自為美。
良游雖可娛,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營欲無終已。
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湛湛嘉樹陰,清露夜景沉。
悄然群物寂,高閣似陰岑。
方以玄默處,豈為名跡侵。
法妙不知歸,獨此抱沖襟。
齋舍無余物,陶器與單衾。
諸生時列坐,共愛風滿林。
谷鳥時一囀,田園春雨余。
光風動林早,高窗照日初。
獨飲澗中水,吟詠老氏書。
城闕應多事,誰憶此閑居。
直方難為進,守此微賤班。
開卷不及顧,沉埋案牘間。
兵兇久相踐,徭賦豈得閑。
促戚下可哀,寬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
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東。
車馬行跡在,霜雪竹林空。
方軫故物念,誰復一樽同。
聊披道書暇,還此聽松風。
忽羨后生連榻話,
獨依寒燭一齋空。
時流歡笑事從別,
把酒吟詩待爾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