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恭侄家書所見
百舌在墻東,其子在墻西。縱有反哺日,那得如哺兒。百舌在墻頭,其子在墻根。飛飛拾蟲蟻,哺之何殷勤。百舌在墻廉,其子在墻陰。他年汝哺兒,方識父母心。
百舌在墻東,其子在墻西。縱有反哺日,那得如哺兒。百舌在墻頭,其子在墻根。飛飛拾蟲蟻,哺之何殷勤。百舌在墻廉,其子在墻陰。他年汝哺兒,方識父母心。
西軒聽雨知何處,風雨年年過雁雙。高枕涼秋梧葉井,短箋深夜杏花窗。故交零落渺滄海,倦客歸來臥月江。剪韭不堪成獨酌,漫教春酒綠翻缸。
板橋斷后無復春,蒲荒柳禿波粼粼。依稀一片昔時月,來照鴛鴦不照人。
主意初筵秩,幽人不速來。方塘低照拂,庭樹晚風開。宿鳥窺樽起,游魚聽樂猜。夕陽難遣興,秋夜尚悠哉。
故國幽姿想自妍,只今誰與著詩憐。竹籬茅舍花開處,望斷江西眼欲穿。
白雪陽春誰會彈,莫愁天下賞音難。江門夜半看明月,想到朱陵青玉壇。
一度桃花嶺,煙霞處處新。縱迷源上路,猶似武陵人。
冷淡晴光入暮遲,過疇風軟敵游絲。頹陽莫下深叢照,恐有殘鴉帶血啼。
北野先生初八十,南山勝會恰三人。桑榆并照林間影,松柏爭看雪后身。剩有風神飛藻翰,絕無塵土上冠巾。百齡前去知非遠,歲一稱觴亦未頻。
倚柱頻為苦竹吟,更參畫理證詩心。閉門不寫閑花草,模得南朝女史箴。
謾說題輿樂,誰知憂國心。城狐方伺隙,邊馬已如林。去上緹屏最,行陳丹扆箴。脂韋何足算,百煉是精金。
水生遠岸拍蒲芽,春色骎骎染物華。伎?一詩安老草,眵昏兩眼眩空花。樓分古柳煙光薄,橋倚青簾日影斜。此樂未知誰可共,隔籬獨許釣魚家。柳長柔絲草長芽,隨時委化答年華。呼來便了能酤酒,抱去添丁共看花。憂世中宵心耿耿,題春半壁字斜斜。江湖風月今猶昔,能學龜蒙有幾家。
襄陽女兒夜行游,牽衣把袂大堤頭。歌聲未歇笑聲起,唱處無情聞處愁。珠珰玉佩搖春綠,北渚南湖相間屬。至今荊楚宦游人,猶唱襄陽《大堤曲》。
平生每愧朱公惔,歲晚忽逢唐子西。上國未瞻郊鳳至,故居空聽夜烏啼。談詩抵掌唾壺缺,把酒臨風江月低。他日卜鄰何處好,黃山高與白云齊。
三入詞林官太史,年年載筆立宮門。欲明得失裨時政,獨歷清華荷國恩。天上玉堂勞夢想,禁中金匱有書存。鄉閭故老風流在,為教衣冠后世孫。
幽燕寥廓可銘勛,莫怨岳喬留白云。四海為家姑放眼,浪帆多是帶斜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