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崧卿九日
重陽無菊悶書空,心似淵明興不同。
聊且攜壺上東嶺,不妨欹帽對西風。
百年盡付無何外,三逕誰如阿堵中。
十月黃花方爛熳,莫辭聯騎訪山翁。
重陽無菊悶書空,心似淵明興不同。
聊且攜壺上東嶺,不妨欹帽對西風。
百年盡付無何外,三逕誰如阿堵中。
十月黃花方爛熳,莫辭聯騎訪山翁。
重陽節沒有菊花可賞,我煩悶地對著天空書寫。心境和陶淵明不同,興致也不一樣。姑且帶著酒壺登上東嶺,不妨歪著帽子面對西風。一生都交付給了虛無的境界,誰能像我在這小徑中一樣呢。十月的菊花正燦爛開放,不要推辭一起騎馬去拜訪隱居的老人。
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此處表示煩悶無聊。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他喜愛菊花。
欹帽:歪戴帽子。
無何:虛無,指無為的境界。
三逕:指歸隱者的住處。
阿堵:這,這個,此處指詩人所處的環境。
山翁:隱居的老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在重陽節時,詩人所在之處沒有菊花可賞,從而引發感慨。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又略帶煩悶的心境,或許對現實生活有一定的不滿,向往歸隱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重陽節無菊可賞的煩悶及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表達直白,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宋代文人在節日時的情感和心境。
江湖歷落無奇氣,天地磐桓塞凍云。竟入釣舟真自得,尚被短褐復何云。種梅樹樹龍腰短,行藥山山馬脊分。猶選湘簽殷石室,丹鉛埋沒蠹辛勤。
江上尋梅駕小舠,紅羅一曲喜頻操。本無色相容何艷,便著胭脂品亦高。夢到西湖驚絳雪,客來東閣認緋袍。巡檐索笑饒佳趣,倍覺嫣然懷意叨。
丹碧參差盛一時,殿楹三秀見金芝。漢庭漫道多才杰,天馬何勞作頌詩。
絕知家具少于車,伴我奔馳幾篋書。賴是官清饒暇日,忍教書冊與人疏。
稻塍流水是江南,陰壑懸崖午送嵐。欲上瑤光樓上望,青松白石系征驂。
同泛樓船上玉京,獨騎歸馬向濠城。日斜煙淡山如寫,江北江南一段情。綠浪輕帆潮熱后,白云歸路雁啼時。望來鞭影旗亭暮,吟過滁州幾首詩。疋馬新從闕下辭,揚鞭疾去莫教遲。尋常一樣中秋月,誰似升堂捧壽卮。明朝送客出城隅,先向東家借蹇驢。仆健馬肥泥水少,料知三日到中都。
孤山玉蕊破晴芬,家弟朝朝苦憶君。說到便憐書似雪,重來空有賦凌云。幽齋夜語山靈動,曲水春臨海色分。忽別雁行歸鳳渚,徒勞牛斗望龍文。
四方騷動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歡。觱栗調高山閣迥,蝦蟆更促海聲寒。屏間佩響藏歌妓,幕外刀光立從官。沈醉不愁歸棹遠,晚風吹上子陵灘。
渥生漢馬真龍種,旅獻周獒敵虎威。時節太平鬨花柳,平川牽鞚走如飛。
云梯石磴細盤旋,人蟻成行上九天。霜葉點林時五色,巖泉飛澗只孤懸。風煙百粵虛無里,舟楫三湘指顧前。追憶舊游驚鬢雪,獨馀狂興似當年。
海內風流一瞬傾,彼蒼難問古今爭。哭君莫作秋閨怨,《薤露》須歌鐵板聲。上帝征賢相紫宸,賦樓何足屈君身。仙才天上原來少,故取凡間學道人。鐵骨支貧意獨深,有晴不屑顧黃金。時人漫賞雕蟲技,沒卻英雄一片心。碧落黃泉兩未知,他生寧有晤言期。情深欲化山頭石,劫盡還愁石爛時。獨上荒樓落日曛,依然城市接寒云。恍疑廊下閑吟句,遙憶須眉莫是君。水次鱗居接葦蕭,魚喧米哄晚來潮。河粱日暮行人少,猶望君歸過板橋。兒幼應知未識予,予從汝父莫躊躕。今生汝父無繇見,好向他年讀父書。男兒結局賤浮名,回首空嗟一未成。遺得八旬垂白父,淚枯老眼欲無聲。他人哭我我無知,我哭他人我則悲。今日我悲君不哭,先離煩惱是便宜。沉沉夜壑燃幽炬,冢入松根逼寢處。風凄月苦知者誰,夜與山前石人語。
寒沙折葦靜相依,故國春風早晚歸。意外羈棲誰畫得?羽毛單薄稻粱微。
昏迷曾未警,勞我個眼睛。絲毫全不漏,云月事猶新。達士知幾者,常看無字經。打動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澤國多陰故常事,水城傳瘴乃奇談。乍寒差得同江北,無雪俄然類嶺南。歷劫精魂人作海,淺緣詩卷藥為庵。雌風堀堁吹三經,一樹危黃下早潭。
選佛場開日,叢林氣象新。心空及第者,畢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