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
畏途謝排斥,造物遂初志。彼雖快其私,我獨佩嘉惠。
愛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得馬豈君福,鑿渠真我利。
向使老班行,茲事恐遂廢。三逕幸足樂,一瓢聊自寄。
興來或歌呼,客至任醺醉。以此終百年,何用一品貴。
猶勝白首歸,流光忽西墜。
畏途謝排斥,造物遂初志。彼雖快其私,我獨佩嘉惠。
愛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得馬豈君福,鑿渠真我利。
向使老班行,茲事恐遂廢。三逕幸足樂,一瓢聊自寄。
興來或歌呼,客至任醺醉。以此終百年,何用一品貴。
猶勝白首歸,流光忽西墜。
我避開了險惡仕途的排擠,上天成全了我最初的志向。他們雖滿足了一己私欲,我卻珍視這難得的恩惠。愛憎常常錯亂,恩怨有時顛倒。得到馬匹未必就是福氣,開渠引水才是對我真正有益。倘若一直在官場任職,這件事恐怕就會荒廢。幸好有田園足以讓我快樂,有一瓢飲也能寄托我的心意。興致來了我就高歌呼喊,有客人來就任我喝得酩酊大醉。就這樣度過一生,何必追求一品高官的顯貴。這還勝過頭發花白時才歸來,那時時光已如西墜的太陽匆匆流逝。
畏途:危險可怕的路途,這里指仕途。
謝:避開。
造物:指上天、大自然。
遂初志:實現最初的志向。
回牙:錯亂、乖違。
得馬:出自“塞翁失馬”的典故,比喻禍福無常。
班行:指朝廷官員的行列。
三逕:指歸隱者的家園。
一瓢:出自“一簞食,一瓢飲”,表示生活簡樸。
一品:古代官階中的最高品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仕途的挫折和排擠,對官場的黑暗和復雜感到失望,從而選擇歸隱田園。在歸隱后,詩人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肯定和對仕途的不屑。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用典等手法,深刻地表達了人生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順時選擇歸隱的一種心態和追求。
北上青冥問紫宸,東歸滄海話垂綸。那知錦纜登仙客,猶戀綈袍謁帝人。萬里長風吹浪日,千山晴雪渡江晨。豪游是處堪河朔,底事平原話浹旬。
攜手雙星散玉函,故人憔悴百花潭。多情落日停絲笮,無恙西風入布帆。大澤魚龍天上下,清溪鳧雁地東南。聯艫且角新題句,何限江楓逐夜談。
艷異爭傳本事詩,返生香里逗情癡。春風有底干卿事,記取桃花見面時。
譜就重翻意自惺,消磨白日唱還停。臨川老子頹唐甚,卻搯檀痕教小伶。
圓愛潟盤珠的皪,弱憐踠地柳纏綿。坐中不少周郎顧,愧煞詞場屬老顛。
到地無霜月有痕,夜闌曲罷轉銷魂。青衫詎為琵琶濕,說著天涯淚已繁。
孝廉已稱帝,賓佐盡封侯。
不道投荒客,交州白了頭。
年華偃蹇留不住,
鬢雪縱橫耘更多。
樂天不生夢得死,
恨無人續竹枝歌。
刁斗聲中起塞氛,詞臣亦復張吾軍。
王師神武原無敵,儒將風流更不群。
鐵馬夜嘶千里月,雕旗秋倦萬重云。
畫工自具凌煙手,圖出沙場紀舊勛。
十二巫峰兵氣銷。野猿聲斷續,送征橈。
停船山下晚涼招。余霞外,新月涌江潮。
遠岫軟煙飄。怒濤驚瀲滟,客魂消。
倚舷極目意蕭蕭。山如黛,眉翠倩誰描。
菡萏照碧水,芙蓉開紫房。娟娟倚秋色,冉冉下云光。
意態風前劇,腰支掌上狂。芰荷高日影,雙浴綵鴛鴦。
秀色不忍見,朝云疑有無。湘妃行拾翠,天女笑投壺。
日映霓裳舉,風回玉袖扶。若耶溪更好,轉憶向江湖。
豹虎市橫行,元戎此閱兵。
連營喧鼓角,盡室避麾旌。
叱咤風云變,威名草木驚。
聞將軍實討,耀武到江城。
□□今名郡,劉公昔碩師。
山留黃帝蹕,水繞紫陽祠。
遣□□□足,陳言講說疲。
□曾參到否,未有四書時。
晨陰盼庭樹,有雀拳高枝。
老鴉爾何來?欲攫充朝饑。
雀驚飛且噪,乞救聲何悲!
一雀噪未已,百雀噪而隨。
雀亦有俠腸,不忍同類危。
群雀禦獨鴉,力小心則齊。
竟令遠引避,不敢復來窺。
惟獨力無大,惟群力無小。
嗟哉不能群,人而不如鳥。
城邑人所居,于菟聚其處。
髑髏紛滿前,攫人逐人去。
士女觳觫行,纖纖倍憂慮。
咆炰入市廛,磨牙為刀鋸。
搏噬無瘦肥,跳踉無饜飫。
室有死人頭,途有殷血淤。
不聞啼哭聲,有聲將來覷。
豈真天地昏,欲將人類除!
且儲弓與刀,禽生勿猶豫!
心比蒼松化石堅,迷盧卻被一絲牽。蠅頭盡是英雄冢,牛后須防牧豎鞭。只此須眉何可賣,任他溝壑盡堪傳。幾人絕塞身還在,忍使殘僧淚獨濺。
今古繇來夢幻中,書生端合置鵝籠。已聞越女興勾踐,難把銅山鑄鄧通。蟲死斷編終不惡,門馀積雪豈真窮。人間何貴有朋友,到此憐予道未工。
遺詔何曾立九嬪,漢家傾國李夫人。
龍髯此日方長痛,鶴御經時未即真。
長信宮中猶卻輦,朝元殿上已批鱗。
深心終是資元老,免使垂簾溷紫宸。
浙魚隨意放江干,
東望扶桑到不難。
莫弄鳳池蘋藻月,
恐教長聽玉聲寒。
大纛高牙鎮海濆,山河帶礪漢元勛。旌旗汴泗千艘合,簫鼓淮徐萬舶聞。
開府世傳嚴仆射,輕裘人識杜將軍。翩翩白馬平原外,時見雙雕落彩云。
征西勛烈冠云臺,奕世威名被草萊。十道軍儲橫海節,三朝人望伏波才。
摶風白鵲飛旌度,噴雪黃龍巨艦來。后夜南樓豪興發,新詩何限月中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