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張道士招真閣
君成道,去何許,寂寂空山號行府。自從漢末人相值,因循今莫覩。
凄涼古廟落嵓隈,水遶閑庭縈嫩苔。敕令立觀奉香火,屈指三十年中來。
道士張君見奇古,精力強明奈寒暑。從前觀心力勤苦,經畫一新舊堂廡。
嘗聞仙者好樓居,杰閣翚飛接云衢。往來世外隠君子,萬一鶴馭停須臾。
我勸張君更磨練,莫遣光陰隨物轉。一朝平步玉皇前,何慮群仙不相面。
多少紛紛塵世人,夢中說夢元非真。妙處工夫如會了,千百世界現全身。
君成道,去何許,寂寂空山號行府。自從漢末人相值,因循今莫覩。
凄涼古廟落嵓隈,水遶閑庭縈嫩苔。敕令立觀奉香火,屈指三十年中來。
道士張君見奇古,精力強明奈寒暑。從前觀心力勤苦,經畫一新舊堂廡。
嘗聞仙者好樓居,杰閣翚飛接云衢。往來世外隠君子,萬一鶴馭停須臾。
我勸張君更磨練,莫遣光陰隨物轉。一朝平步玉皇前,何慮群仙不相面。
多少紛紛塵世人,夢中說夢元非真。妙處工夫如會了,千百世界現全身。
您修成大道,去了哪里?寂靜的空山號稱行府。自漢末有人遇見您,至今卻再也見不到。凄涼的古廟落在山崖邊,溪水環繞閑庭,嫩苔縈繞。朝廷下令立道觀供奉香火,算來三十年里有此情況。道士張君看起來奇特古樸,精力充沛能經受寒暑。從前打理道觀心力勞苦,將舊堂屋規劃修繕一新。曾聽說仙人喜歡住高樓,那樓閣如鳥展翅,直入云霄。往來世外的隱君子,說不定仙鶴會停留片刻。我勸張君再好好磨練,別讓光陰隨外物流轉。一旦平步到玉皇面前,何必擔心群仙不相會。多少塵世中紛紛擾擾的人,夢中說夢本就不真實。若領會了修行的妙處,能在千百世界中顯現全身。
行府:此處指張道士所在的道觀如同一個特殊的官府。
因循:沿襲、延續。
嵓隈(yán wēi):山崖彎曲處。
敕令: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杰閣翚(huī)飛:形容樓閣像鳥展翅一樣高聳。翚,一種有五彩羽毛的野雞。
云衢(qú):云路,高空。
鶴馭:仙人以鶴為坐騎,這里指仙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當時朝廷下令立道觀供奉香火,可能處于道教相對受重視的時期。詩人可能與張道士相識,看到其對道觀的經營和自身的修行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勸張道士堅持修行,追求更高境界。特點是將敘述與勸誡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道教修行的看法和態度。
八思巴師釋之雄,字出天人慚妙工。龍沙彷佛鬼夜哭,蒙古盡歸文法中。
鳴鳳不肯鳴晚周,鷗鳥相隨九曲幽。星源是公魯洙泗,東池歷歷夢中游。一夜水痕高幾許,鳥也忘機淡無語。朝來晴碧更好看,天光云影源頭水。
此生于世已心灰,自笑都城十往來。為有饑寒馀慮在,故應隨俗強低回。
劍影刀光取次過,鵑聲凄切淚成河。誰知四海承平日,又聽當年語錄歌。
有客堂堂空兩手,無人為借太阿來。與君上抉浮云破,放出陽光萬丈開。
北風馬猶感,首丘狐所思。雙林去杳靄,荊溪對漣漪。春秋同社人,半是新相知。勛賢拊遺址,終當遂營茲。
日中烏,月中兔。走飛子午何曾住。虎隨龍,龍隨虎。東西來往,自是明瓊路。姹娘歌,嬰子舞。玉堂里面金為主。云為朋,霞為侶。逍遙自在,開闡全真戶。
江空月冷霜如水,雙鵲梢頭飛不起。錢侯寫生苦逼真,淡墨蕭疏妙難似。君不見上林高樹拂云齊,托巢生子總相宜。愿爾朝朝來報喜,春風長在萬年枝。
赭紅清夜露臺香,月冷銅人正耐霜。心事意知惟密訴,帝青天語近瑯瑯。
萬里尋遷客,三年見此人。
□窗新霽綠陰稠,隨意揮毫仿薊丘。老鶴陊翎回舞□,洞簫吹遍石林秋。洞里仙人白兔公,手持玉笛向秋風。彩云低度天如水,吹作龍吟山月中。讀易茅齋夏日長,瑯玕繞屋擬瀟湘。山風一夜吹疏雨,共愛西窗五月涼。
寧為刖足業,無為躍冶鍊。君子不可及,惟人所不見。
扁舟來探石城春,一夜塤篪動四鄰。虎踞龍蟠看王氣,鳥啼花發助詩神。燈前白發身俱健,畫里青山說未真。有興不妨秋更到,年年光祿酒杯新。
世將家聲藹帝都,老成還拜執金吾。由來寵數逢千載,久有才名敵萬夫。仙仗扈行朝佩劍,宮城宿衛夜分符。他時看取勛猷盛,會續麒麟閣上圖。
曾向江南遣歲華,緇衣京洛又為家。習勤自滌端州硯,偏愛惟儲顧渚茶。懸壁歷書更日月,隔帷燈彩幻煙霞。閑曹素已無多事,猶為新年喜放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