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遣興五首 其四
日薄愔愔熱,江渾漫漫流。
蟬為合尖響,燕作摻裾愁。
棗熟成群打,禾登掃地收。
展眉欣一飽,八月又防秋。
日薄愔愔熱,江渾漫漫流。
蟬為合尖響,燕作摻裾愁。
棗熟成群打,禾登掃地收。
展眉欣一飽,八月又防秋。
夕陽西下仍有隱隱的悶熱,江水渾濁浩浩蕩蕩地流淌。蟬聲尖銳刺耳,燕子仿佛帶著哀愁。棗子成熟了,人們成群結隊地去打棗,谷物豐收后,人們把糧食打掃干凈收起來。人們舒展眉頭,為能飽餐一頓而欣喜,但到了八月又要防備外敵入侵。
?。浩冉謵郑盒稳葺p微的聲音或寂靜。渾:渾濁。漫漫:形容水勢浩大。合尖響:形容蟬聲尖銳。摻裾:形容燕子飛行姿態,這里賦予燕子哀愁之感。禾登:谷物成熟。防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于秋季馬肥時入侵,屆時邊軍加強警衛,調兵防守,稱為“防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防秋”可推測當時邊疆可能面臨北方游牧民族侵擾的局勢。詩人處于鄉村生活中,目睹豐收景象,同時心系邊疆安危,由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鄉村生活和邊疆形勢。其特點是將生活場景與家國之憂相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社會的關注。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春臺夕上興猶奇,落木蒼蒼白日遲。行傍徑梅詩自好,坐看松嶂榻頻移。江城攬轡霜威迥,山閣開尊月色宜。莫為浮云望天際,恐增愁思倚闌時。
猬房秋熟。紫實包黃玉。吹葉風高銷舊綠。疏影半遮茅屋。山居未覺全貧。園收今歲盈囷。自撥塼爐松火,細煨分餉幽人。
朔風卷地聲如雷,西南想見巫山摧。江南圖籍二百年,一炬盡作江陵灰。不知此圖何所得?眼中十二猶崔嵬。猿聲髣髴馀山哀,行云欲行行復回。神宮縹緲望不極,乘風御氣無九垓。區區云夢蹄涔爾,豈知更有陽云臺。
羅綺深宮。記紫袖雙垂,當日昭容。錦對香重,彤管春融。帝座一點云紅。正臺門事簡,更捷奏、清晝相同。聽鈞天,侍瀛池內宴,長樂歌鐘?;仡^五云雙闕,恍天上繁華,玉殿珠櫳。白發歸來,昆明灰冷,十年一夢無蹤。寫杜娘哀怨,和淚把、彈與孤鴻。淡長空??次辶旰嗡?,無樹秋風。
偕老杯盤最喜歡,酒中純淥浸南山。鶯鶯解作嬌娥唱,窗外垂楊是小蠻。
行臺徐公公肅字,作宦屢更天下事。顧名思守父師言,主一題齋遠相示。圣人立教先敬身,大賢受訓仍書紳。向晦燕息毋敢肆,云誰有志希先民。主一開端子程子,基圣功成此終始。敬夫銘與晦翁箴,石本空馀墨盈紙。愿公勖哉持寸心,端居儼若神明臨。緝熙問學不但已,海虞山高吳水深。
夢里似聞雞報曙。細數更籌,忽漫牽悲緒。日出三竿山吐霧。涓涓暗水漂花去。柳展金絲千萬縷??嗔I春來,絆斷行春路。葉底如簧新燕語。銜泥自辦安巢處。
景色倍晴和,相逢鬢盡皤。檐荊花疊錦,風樹鳥成歌。結社春連夏,開尊酒似河。不知禽慶侶,何處戀青蘿。
當陽拈出大家看,來處分明去處端??偸侵T人自遮護,先生豪發不相瞞。
莫恨秋風入女墻,恩情中道易凄涼。人間縱有春風樂,歌罷桃花亦斷腸。
黑發朝參懶,聽松枕石眠。胸中才八斗,門下客三千。望氣關常紫,揮毫草正玄。自慚同侶笑,休覓孝廉船。
奕奕家聲遠近知,士林誰不仰連枝。三臺八座同升地,綠野青山獨往時。草制即煩親弟手,賜環真荷哲王私。江湖廊廟俱傷別,萬里秋風兩鬢絲。
夢幻有貴賤,譬如綿與蘆。美惡俱一暖,未易相賢愚。我少懷毛發,倦禪輒逃儒。投老加冠巾,舞笏師道吾。世事幾時畢,云山何處無。何為聚落中,滯留如賈胡。溪聲替說法,聚石為講徒。拊手笑遠志,甘為小草乎。
柔川有潭名石龜,石潭見底行斑魚。中有小兒累十馀,爺娘困劇棄黃口。不忍面兒疾返走,脫兒饑大著水中,宛轉呼啼亦何有。兒幸儔侶眾,精魂未能消。散作飛蟲上樹木,黑為謝豹黃鴟梟。爺娘語精魂,毋煩啄我腦。三日五日吾當來,共汝相呼春樹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