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篇
云在山,月在水,合和二物誰遣使。
云收但有千巑岏,月落惟余一清泚。
向來為同復為異,欲說誰鉗三尺喙。
與君臨流共一笑,影墮澄泓實相似。
故應拄杖偶然來,那得泉中覓居士。
人間八月秋更老,桂樹無風波不滓。
碧筩為樽酌清醥,瓊瑤嗽腸雪冰齒。
江妃為予舞凌波,老鶴不眠亦孤唳。
酒醒忽憶三峰游,目光已在鯨魚背。
云在山,月在水,合和二物誰遣使。
云收但有千巑岏,月落惟余一清泚。
向來為同復為異,欲說誰鉗三尺喙。
與君臨流共一笑,影墮澄泓實相似。
故應拄杖偶然來,那得泉中覓居士。
人間八月秋更老,桂樹無風波不滓。
碧筩為樽酌清醥,瓊瑤嗽腸雪冰齒。
江妃為予舞凌波,老鶴不眠亦孤唳。
酒醒忽憶三峰游,目光已在鯨魚背。
云在山間飄蕩,月在水中倒映,這兩種事物融合在一起,是誰在驅使安排呢?云消散后只留下無數險峻的山峰,月落下后僅剩下一片清澈的水波。它們之前是相同還是相異,想說清楚可誰能管住這張嘴呢。我和您面對溪流一同歡笑,我們的影子落在清澈的水中實在相似。所以應該是拄著拐杖偶然來到這里,哪能在泉水中尋覓居士的蹤跡。人間八月秋意更濃,桂樹沒有風的吹拂水面也很純凈。用碧筩做酒杯斟上清酒,美酒潤喉如瓊瑤般讓牙齒都感覺冰冷。江妃為我跳起凌波之舞,老鶴未眠也發出孤獨的鳴叫聲。酒醒后忽然回憶起三峰之游,目光仿佛已落在鯨魚背上。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峻。
清泚(cǐ):清澈的樣子。
三尺喙:指嘴。
澄泓:清澈的水。
碧筩(tǒng):用竹筒做的酒杯。
清醥(piǎo):清酒。
江妃:傳說中的神女。
三峰:可能指特定的山峰,具體需結合作者經歷判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八月秋景以及詩人閑適的心境來看,可能是詩人在一個秋夜,于山水之間游玩時,觸景生情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處于一種悠然自得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借云月山水之景,抒發對自然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優美,想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創造力。
流蘇寶帳沈煙馥。寒林小景銀屏曲。睡起鬢云松。日高花影重。
沈吟思昨夢。閑抱琵琶弄。破撥錯成聲。春愁著莫人。
廉明勤恕,士女感恩施。廉明勤恕,士女感恩施。年高德劭,三畏四知。惟懷公義,不顧己私。彈琴俗化,解網心慈。歌以頌之,士女感恩施。
福祿禎祥,為公介眉壽。福祿禎祥,為公介眉壽。松柏之姿,異于蒲柳。詩賡數首,酒酌數斗。凡我同人,飏言拜手。祝之,為公介眉壽。
病骨瘦如鶴,翛然凌素秋。
不解為君舞,羞自向人愁。
世事堪絕粒,孤懷空淚流。
豈無天外音,欲上陸無辀。
豈無海外翮,欲渡河無舟。
寥落飛翻志,棲遲鹓鷺儔。
鷹鹯去已久,烏雀徒啾啾。
嗟彼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故人大鵬姿,可與八表游。
安得垂云翼,攜我上丹丘。
忽忽浮生已向衰,悠悠拙宦竟何裨。碧山笑我紅塵久,青鏡輸誰白發遲。治水可能尋禹跡,轉漕亦復托蕭規。夢游不覺長安遠,應被春風昨夜吹。
鼓樂迎春東郭東,春風遙與故園通。一時諸友誰常健,三洞雙溪我欲窮。官事敢云無了日,古人堪慕有高風。泰山咫尺須乘興,會見扶桑海日紅。
松聲聽罷獨看云
華隱樓中控鶴身
治國神方難自獻
祗將本草語時人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漸消。
迎師親出道,從諫早臨朝。
佞倖威權薄,忠良寵錫饒。
丘陵今一變,無復白云謠。
芒屩年來漸懶穿,
閉門日日只高眠。
今朝出送張夫子,
借得南鄰放鴨船。
室內千燈晃
佛有何形狀
如凈琉璃中
內現真金相
無所用心魚在沼,
居然生子燕成窠。
誰言春去花事歇,
萱草石榴情更多。
西越楊梅嶺,??聞水聲。
九溪十八澗,繞徑橫庚庚。
路轉小橋接,岸危孤石撐。
奔雷與飛霰,耳目皆震驚。
寺門杳且幽,地迥涼意生。
試嘗法雨泉,頓覺塵壒清。
日入庭戶暗,蟋蟀鳴前楹。
初月含冷光,星漢皎互明。
微風生樹閑,始覺單衣輕。
沈沈萬籟靜,忽忽念有生。
弱冠耽書史,摧折期所成。
壯歲不自立,日月忽已更。
短韻何寂寥,聊以寄我情。
當世不見知,安用身后名?
美人愛我戇且直,我愛美人才出群。
團亭把手議政事,西齋剪燭論詩文。
割雞呼酒對山月,撾鼓放舟看水云。
百年知己那復得,海角天涯遙憶君。
洮水黃河接塞流,南山插隴入甘州。山河本自分戎夏,誰遣殘胡西海頭。
十萬鳴弦小十王,曾驅叛寇入河湟。青海便為胡部落,赤斤元是漢封疆。
冒頓驅降過月支,蟠成右臂盡西陲。玉關驛路才如線,可念河西十萬師。
拋卻倦時書,
閒將筋骨舒。
嫩菇尋雨后,
枯果拾風馀。
喜作僧陪客,
嫌為山蠹魚。
黃花兼摘盡,
方法拌青蔬。
海天萬里獨登臺
佳節空嗟白發催
愁絕雁聲從北至
蒼然秋色自西來
霜清烏石蠻煙豁
潮落金崎越艇回
遙憶故園兄弟在
幾人同把菊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