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
雄雞鬭不解,血濺頭上冠。
強顏配二妙,并樹棲梟鸞。
絳侯資少文,禮樂責所難。
物生宇宙內,故自安其安。
雄雞鬭不解,血濺頭上冠。
強顏配二妙,并樹棲梟鸞。
絳侯資少文,禮樂責所難。
物生宇宙內,故自安其安。
雄雞爭斗不停歇,鮮血濺到了頭上的雞冠。勉強將它與兩種美好之物相配,就像讓梟和鸞同棲一樹。絳侯周勃缺少文采,讓他負責禮樂實在困難。萬物生在宇宙之內,自然要安于自己的狀態。
鬭:同“斗”,爭斗。
強顏:勉強、硬著頭皮。二妙:兩種美好的事物,這里具體所指需結合語境推測。
梟鸞:梟是惡鳥,鸞是神鳥,比喻善惡、賢愚不同的人。
絳侯:指西漢開國功臣周勃,封絳侯,以武勇著稱,缺少文化。
資少文:資質上缺少文采。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目睹了一些不匹配、不協調的現象,如人才任用不當、事物搭配不合理等,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萬物應安于自身狀態。以雄雞、絳侯等事例為喻,形象地指出事物錯位的不合理。在文學上,以質樸語言表達深刻哲理,有一定思想價值。
故人今在承明廬,不愧昔年行秘書。
親隨相臣侍玉陛,肯效學士焚銀魚。
佩玉鳴珰居直廬,黃麻紫誥不停書。
春來中使傳宣入,內苑看花更釣魚。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江山整肅。老檜蒼松盤寢殿,夜夜蛟龍來宿。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斜陽斷碣,幾人系馬而讀。
聞說物換星移,神山風雨,夜半幽靈哭。不記當年開國日,元主泥人淚簇。蛋殼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風燭殘。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水行越滄海,陸行踰崤、函。日夜行萬里,更披萬仞嵐。
初上泰山北,復下泰山南。既入岱宗坊,步步起巉巖。
登及岱盤九,峻甚華峰三。懸峰出天際,危峪入空嵌。
憶我近嵩高,回軫向關、陜。車行山隧中,忘卻成皋險。
自入泰山來,險巘重重掩。一險方才過,一峰又當臉。
回首視前峰,地底見一點。迢遞三天門,萬山沒深崦。
徘徊碧空中,白云為我斂。廬阜有高峰,四潰皆奇特。
靈境變幻間,一峰藏千億。探奇心未饜,復到泰山側。
泰山層層高,別肇神仙域。直上五十盤,凌霄去不息。
飛泉五千仞,山頭惟一滴。滿山柏戴云,懸磴松生石。
秦、漢皆后來,云物萬古積。石閭對介邱,天府西東辟。
絕頂濛濛間,青旻連青壁。真人御風行,去天不盈尺。
俯視山半云,雷聲出山腋。朝登日觀峰,滄海扶桑色。
檨花如雪飼金魚,
小院陰濃綠不除。
春色尚留三分一,
盤中已薦夏秋蔬。
一壞何處哭文星,誤墜秦坑夢不醒。
三尺紅羅留字去,十年燐火逼燈青。
酸儒枵腹哀呼癸,飽鬼頑皮豈識丁。
笑煞宮花成底事,是非懺盡法華經。
雀尾無腥,紫茸馀瀝,蛛絲畫屏初暝。四角微溫,八蠶小炷,纖甲輕分鸞餅。云槎寄去,還識得、蛟宮風韻。復帳徐開,縷縷菱花,半邊旋暈。
月明露庭酒醒。剩熏爐、年時荀令。舊事秋奩零落,不堪重省。縱返芳魂一夢,奈十二、瓊樓路猶迥。空裊馀煙,蓬山云影。
鄴臺閟新宮,高陽矜廣宅。
游冶相紛奔,追歡倒屐舄。
黃雀在枌榆,取之若芥珀。
華山有高士,燒金方結客。
舒卷無淺心,靈蛻托仙跡。
數仞山頭一小亭,只消此地過平生。
崎嶇狹世才伸腳,已被劉郎賣作名。
君房足下竟成諛,只是韓歆已破除。
豈有江湖釣竿手,為君臺閣奉文書。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語華言譯不成,玉幾重新添注解。
字義炳然,無人領解。
賴有同風知,點頭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東山瓦鼓歌。
腔調宛同,聲無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樓臺將送暑,關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風香水閣浮。
花開蓮子唱,風引竹枝謳。
此夕正七夕,能來同寫憂。
涼簟資公逃暑用,
東池應伴淥波寒。
高眠宜享華胥樂,
曾致皇家奠枕安。
平臺風散晚煙痕,往事悲涼落日昏。
意氣已隨飛鳥盡,功名但有釣魚存。
漢家草草夷人族,淮水沄沄蕩古魂。
浪跡若非逢漂母,今來何處吊王孫。
景物蕭疏境自涼,在山泉具熱心腸。
分余湯沐疑無地,修到溫柔別有鄉。
天際白云含雪意,林邊黃葉媚秋光。
輕車歷盡崎嶇路,扶醉歸來乘夕陽。
化雨真無外,三汗舊獻琛。
穴爭同鼠雀,蠻觸起商參。
未許千鍰贖,何難一戰擒。
圣朝同覆幬,黑子已輸忱。
玉立堂堂君子林,由來彥圣好于心。
時和定是占書歲,賢居奚須更難任。
上瑞以人誇自昔,太平有象適當今。
莫令一片花飛卻,留取春光到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