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道中二首 其一
曉色仍過雨,殘鉤不掛天。
空霏漫野迥,浄綠浸江鮮。
何自有靈鵲,誰言無杜鵑。
倚風搔首意,窈窕若為傳。
曉色仍過雨,殘鉤不掛天。
空霏漫野迥,浄綠浸江鮮。
何自有靈鵲,誰言無杜鵑。
倚風搔首意,窈窕若為傳。
拂曉時分依然下著雨,殘缺的月牙已不在天邊。空中彌漫的霧氣在曠野中飄散,純凈的綠色浸潤著江邊的清新。哪里會自然出現靈鵲呢,誰說這里沒有杜鵑啼鳴。我倚著風撓頭思索,這幽美之情又該如何傳達。
殘鉤:指殘缺的月亮,形狀如鉤。
空霏:空中彌漫的霧氣。
浄綠:純凈的綠色。
靈鵲:傳說中能報喜的喜鵲。
窈窕:形容幽美、深遠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描繪的景色來看,可能是詩人在射洪道中,于拂曉雨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詩人正處于旅途之中,心境較為閑適又帶有一絲思索。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抒發詩人內心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僑居始定交,寄誠用縞纻。
命駕輕千里,次亦推嵇呂。
衰俗日益偷,此道棄如土。
如何五載間,七返慰羈旅。
崢嶸聽崇論,璀璨驚韻語。
江湖風浪高,愧子蛟龍苦。
裋褐驅羸馬,依然寒氣侵。
春風官柳細,紅日雪泥深。
藹藹多佳氣,飛飛亦好音。
寧辭去家遠,魏闕舊馳心。
遶屋青山羅髻鬟,小樓幽勝可躋攀。
不論空翠煙霏處,盡在軒窗幾研間。
眼凈更無黃土瞇,身輕仍伴白云閑。
他年定作還鄉計,儻與親朋一扣關。
野飲政自樂,何庸拘束交。
窮居闕醇旨,逼此歲欲凋。
冷仙歘照坐,開嘗驚韻高。
秋空映黃菊,氣澄掃微霄。
攜之壽佳客,豈諱十里勞。
供釀者誰子,頗疑人姓焦。
三杯反淳樸,一醆破鬰陶。
酒材兼譜至,我醉吟今朝。
山翁徹骨清,日飲一瓢水。天公隱其窮,殆將貽石髓。
先敕西神君,一派疏清泚。初驚石罅出,盈科來未已。
其潴為淵潭,其匯則沼沚。酌比九隴泉,餳味參差是。
一甌紫筍春,牙頰留甘美。余波共濯纓,濺沫邀洗耳。
山中有異事,喜甚屐折齒。長安昊天觀,秦吳隔千里。
妄云脈絡通,道人真疏矣。寄語贊黃公,未應停水遞。
空山無人春風驕,撲撲晴杏開香苞。
巖深谷峻無與賞,攀枝騰踏帷飛猱。
大梁崔白舊所見,絹素落手因揮毫。
巧為紅艶狼籍勢,撲蔌幡灑歸蓬蒿。
王孫惜花有深意,預憂雨橫兼風豪。
故來跳觸看零亂,妙思臨寫形無逃。
貴人錦囊舊藏貯,文闈傳玩叢英髦。
東平儒仙首留詠,詩價與畫相爭高。
直云何用辨真假,徑須對此呼香醪。
誰知真花卻時暫,不如丹粉還堅牢。
鉤簾危坐思悠悠,疏雨知人特地收。
明月清風孤館夜,寒砧短笛異鄉秋。
我生志氣誰相許,何日身心得自由。
極目長天山隔斷,吾家不見白云浮。
古寺鄰曹崇,怪石羅庭戶。
奇礓漫難名,鬰林不知數。
集虛竦蒼桂,左紐真獨步。
兩詩照丹壁,好在支與許。
卻坐留芳軒,松竹發佳趣。
山行未覺疲,更問勞勞路。
南州地氣真火維,午暑勢若遭蒸炊。
風亭水榭不救暍,如何泛役沖炎曦。
四年遵路俱六月,叩門急義非君誰。
小蓬暑行分不免,著書暫卷春秋帷。
借船屢枉逸少字,質錢敢以班史辭。
一麾尚與數人共,西江得水知何時。
況復外事繼嬰擾,主孟頻歌烹伏雌。
天其或者降大任,必先空乏其儲貲。
老人索居寓澤國,蛙黽同處時迎毉。
麥曲芎?兩未效,政須健論扶衰疲。
君今舍我那遽反,落寞何用伸吾眉。
大恐尺一亟招選,徑從儳道趨天墀。
老人百念冷,看山獨不足。
未能尋地肺,聊復訪天目。
路出古浮山,木杪飛華屋。
松迷突兀殿,云鎻窈窕谷。
高閣藏復道,朱欄穿屈曲。
羲和隱昆侖,借此休騶仆。
小摘園中蔬,充我屬饜腹。
緬懷峨豸翁,草廬親卜筑。
意恃金匕藥,終亦戢一木。
不如學無生,妙諦祖身毒。
江南一紙書,沉憂割中懷。
嗟予足憂患,生世苦不諧。
匆匆子行色,適與遠訃偕。
破涕彊出祖,尊酒不及排。
還歸坐講肄,寒筿搖空齋。
推門誤相從,忽驚形影乖。
誰云阻一舍,目斷真天涯。
念子早自力,清明播朋儕。
觸熱赴夷路,跨馬腳不鞋。
自言取鄉送,通顯資其階。
臨別何以贈,手板裁香楷。
學省當年假佩紳,誰知家世有功臣。
朝班長憶傾鹓鷺,海角俱欣識鳯麟。
坐撫斯民雖有道,細看此境本無塵。
自憐老馬猶迷路,邂逅何妨一問津。
禪林古有一宿覺,講席嘗聞一遍照。
凡馬十駕及駿骨,況子秀穎顏齒少。
星洲巖壑鎖煙云,千柱浮空覺王廟。
似聞焠掌作書淫,乍或橫肱究心要。
明窗凈幾學參玄,二涂一得可前料。
香浮牛首禮圓光,唄似魚山勝長嘯。
聞熏大士豈忘言,機鋒嘿贊潮音妙。
孤嶼何時別,雙溪累月留。
父兄安契闊,庠序得優游。
宿霧散初日,春風乘去舟。
好看清汴水,渺渺帶伊流。
當年抱疾題新句,老歲支離已可嗟。
官學半生渾似夢,塵埃兩眼漸生花。
相從杖屨非無意,歸去田園亦有涯。
袛許刀圭振疲苶,與公白首醉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