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長源歸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東洛何蕭條,相思邈遐路。
策駕復誰游,入門無與晤。
還因送歸客,達此緘中素。
屢暌心所歡,豈得顏如故。
所歡不可暌,嚴霜晨凄凄。
如彼萬里行,孤妾守空閨。
臨觴一長嘆,素欲何時諧。
東洛何蕭條,相思邈遐路。
策駕復誰游,入門無與晤。
還因送歸客,達此緘中素。
屢暌心所歡,豈得顏如故。
所歡不可暌,嚴霜晨凄凄。
如彼萬里行,孤妾守空閨。
臨觴一長嘆,素欲何時諧。
東都洛陽多么蕭條,相思之情隔著遙遠路途。駕車出游又能和誰同游,回到家中也無人可交談。還因為送歸鄉的客人,借此寄去這信中的真情。多次與心中所歡之人分離,面容怎能還像從前一樣。心中所歡之人不能分離,寒霜清晨令人倍感凄涼。就像那遠行萬里的人,家中孤妾獨守空閨。面對酒杯長嘆一聲,平素的愿望何時才能實現。
東洛:指洛陽。
邈遐路:路途遙遠。
策駕:駕車。
晤:見面交談。
緘中素:指信。緘,封;素,素絹,古人常以素絹寫信。
暌:分離。
觴:酒杯。
素欲:平素的愿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洛陽可能處于相對蕭條的時期,詩人與友人分別,心中充滿相思與孤寂,在送歸客時借書信抒發對友人子西、子烈、有道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相思與渴望相聚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與比喻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離別情境下細膩的情感表達。
稱樂太早絕鼎系。
投荒去國身何寄,亂世還家意亦歡。秋盡秋來人獨記,天南天北淚重看。歸心馬首燕云立,壯志龍文粵水寒。頭白有人慚獻納,溪邊聊為伴魚竿。
隔水看山東復東,片云無住寸心同。出逢岐路誰家子,釣盡江波何處翁。覆頂千絲難禁雪,當門兩齒不關風。身閒投老知何日,獨倚孤筇問碧空。
此來端不為行春,欲向廬山訪隱淪。圣主如容食祠祿,愿為主管太平人。
殘春庭院東風曉。細雨打、鴛鴦寒峭。花尖望見秋千了。無路踏青斗草。人別后、碧云信杳。對好景、愁多歡少。等他燕子傳音耗。紅杏開也未到。
未能免俗聊從宦,遙望孤云憶舊廬。不樂徑歸真吏隱,得閑隨分寄僧居。關山牢落三年夢,行李蕭條一束書。想見蓮花峰下遇,路人遙指倒騎驢。
風月分公宇,圖書靜客堂。交情知爛熳,暇日想徜徉。我老嗟筋力,詩成損腎腸。報章慚不敏,秋至足悲傷。
古室休嫌漏,清齋莫笑饑。且煨泉一罐,暫遣日三時。梵策憑云護,匡床賴石支。明晨無施主,依樣畫貓兒。
有女分銀管,隨君出畫堂。左思憐織素,太白愛平陽。小鳳桐花暖,新蟬柳葉涼。近聞能詠雪,兼寫十三行。
蓮有君子德,愛多知者鮮。凈植起香風,污泥任淺深。
曾見思歸數寄書,忠魂畢竟滯邊隅。可憐一斗萇弘血,博得墻圍柳數株。
忽驚蕭颯鬢毛秋,起向泉山覓舊游。盤谷門前淚沾臆,云臺溪上雪蒙頭。歸歟吾黨又千里,老矣心期但一丘。珍重休齋書滿屋,可無三宿為君留。望望西山日幾回,更憐一雨洗浮埃。遠游莫說云門寺,往事聊尋單父臺。雞犬蕭疏迷洞口,交親零落半巖隈。尊前見在君須斗,速上籃輿相逐來。
重吟《梁甫》自悲嗟,為惜流年鬢有華。馬上折殘官路柳,雨中過盡野墻花。秦原萬里經圖遠,楚澤三湘眺望賒。人物尚思羊叔子,峴山歸騎詠清笳。
海濤近枕夜淙淙,旅夢鄉心未易降。乘月一歸云里洞,掛帆猶記寺臨江。三身衣覆枯僧榻,四壁燈明古佛幢。香印半銷人定后,飛蟲何事觸明窗。
白蘭生路旁,一樹高難擷。不斷晚香來,本意何求悅。臨明一陣風,想得和枝折。最早賣花聲,到枕成愁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