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柱南邊石作關海門鎮外碧成灣喜君心似朝宗水直過千重萬疊山 其二
來時西蜀三韓使,奉表遙同馬若飛。歸到安南應說與,皇恩天覆萬方歸。
來時西蜀三韓使,奉表遙同馬若飛。歸到安南應說與,皇恩天覆萬方歸。
一團煙火百十家,一叢林木千萬花。
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
詩人多愛疑可賞,舟人多忌戒無往。
中途還未免迷行,初意得無成妄想。
漁翁禪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
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歸帆春水肥。
夷齊餓至死,利固非所餂。
贏取萬世名,猶疑未為廉。
了無近名事,始不犯世嫌。
貪廉公兩忘,退與大道潛。
僅從乾道歲,重創越王臺。
粉榜猶余墨,丹楹已上煤。
舊游人欲厭,今日我方來。
老范碑無恙,從頭讀一回。
廣寒韻度中央質,故侍仙娥新見黜。
高天委氣得金行,平地拔身成玉立。
月下風前為誰香,諸郎一詠翁一觴。
功成寄語邵氏子,有西樓后無東堂。
乾道群充賦,尚書獨主盟。
當今賢使者,似我老先生。
湛輩追隨念,韓門顧盼情。
相逢談不了,敢更以詩鳴。
無伏無臘壺中天,不煙不火壺中仙。
壺天固自遠世界,壺仙還自結世緣。
昨夜壺公山外望,壺公駕鶴隨仙仗。
逃身下降唐謫仙,襲姓前生漢丞相。
四時之氣春為沖,誕彌況在春之中。
一段乾坤奇特意,三朝文學老成風。
通守通班蓋其寓,澤民致主酬吾素。
收拾平生塵外游,追尋疇昔壺中去。
春秋過隙了不知,甲子循環浩無數。
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長掛窗壁陰。
出大都邑初何心,直為鐘期舊知音。
玉軫調罷不自禁,聲諧匏土革木金。
試彈一曲萬籟瘖,動蕩南風鼓精祲。
長養余恩到魚禽,齊娥趙女秋夜砧。
怨入離鸞別鶴聲,轉調忽落思歸吟。
元亮歸歟故丘林,粉黛候門玉差參。
卓氏心挑淚空淫,鐵腳豈受魔女侵。
撫玩無弦喜不任,羲皇遺意弦外尋。
阿舒阿宣立森森,大孫倚膝小捉衿。
上百千壽酒再斟,爛醉欲眠不脫簪。
大槐宮里無升沉,醒浮煙浦登云岑。
高山流水吊古今,墨子從今突長黔。
解任登舟離胥口
挈挈離胥口,骎骎到峽中。
江平無駭浪,船穩不驚風。
逆水從難上,兼程與易同。
家人解吾意,呼酒犒篙工。
屋漏床俱濕,墻頹土半干。
管蟲淫兔穎,箱漆浥龍團。
著火薰仍焙,教兒覆更翻。
好收書冊在,念我置時難。
輕一尺璧重寸陰,白千丈發丹寸心。
假途游夏時汲汲,歸宿淵騫日骎骎。
速肖無拘渠七十,近取莫過吾六一。
氣節追還慶歷風,文章增廣廬陵集。
侵尋逾七夕,次第到中秋。
蒲澗廣南節,熊車城外游。
杯盤收復出,賓主勸還酬。
痛為江山飲,離騷不讀休。
惟此溪山惡,其它州縣無。
豈期公骯臟,而為我馳驅。
錢谷豈余事,音容非故吾。
史君如問細,為道費枝梧。
有客難逃熱,無臺可納涼。
市中投漢邸,樓上置胡床。
梅潤雨謀始,槐清風議將。
北窗高臥處,何適不羲黃。
淵中見潛魚,床下聞鬭蟻。從知聰和明,反累目與耳。
孔門三千人,十資九其慧。竟失道之歸,端為慧所使。
回以愚故專,首得一宗旨。其次參好修,與回亦無異。
受裁魯有余,學道心不貳。頓悟圣授機,萬理付一唯。
芙蓉居右,華蓋居后。象居其間,不幾培??。
爰架余宮,爰棲余蹤。坐而睨之,主卑客崇。
卑者當足,崇者當目。崇卑不同,余卻得象之精,忘象之形。
筑堂對象,拔翠橫青。有粲兮色,有涵兮德。
柳下之介,伯夷之特。顏之坐忘,孔之屏息。
彼混莫倫,余配以仁。彼矯莫親,余交以神。
無彼無此,孰主孰賓。余愛之溺,孰不云癖。
象山難忘,道山可易。于彼游心,于此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