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庾信體
嶺銜宵月桂,珠穿曉露叢。
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
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
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棲鴻。
颯颯高天吹,氛澄下熾空。
嶺銜宵月桂,珠穿曉露叢。
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
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
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棲鴻。
颯颯高天吹,氛澄下熾空。
山嶺銜著夜月如桂樹般,露珠像珍珠串起清晨草叢。蟬鳴讓人感覺樹身寒冷,螢火蟲也驅散不了涼風。圓菊綻放花蕊,荷葉落盡魚兒通行無阻。清晨水邊大雁鳴叫飛過,傍晚小洲上棲息著飛鴻。高天颯颯風起,驅散熾熱清空了暑氣。
嶺銜宵月桂:山嶺好像銜著夜月,將月亮比作桂樹。
珠穿曉露叢:露珠像珍珠串在草叢。
覺:感覺。
花生圓菊蕊:圓菊綻放花蕊。
荷盡戲魚通:荷葉落盡,魚兒游動暢通。
浦:水邊。
渚:小洲。
颯颯:風聲。
氛澄:暑氣消散。
熾空:炎熱的天空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日景象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秋季有感而發,借景抒情,展現秋日獨特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日景色,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萬里來尋貧窶住,此意深何許。感汝無邊汝信乎?看取從天到海洞庭湖。夜半陽臺懸巷畔,對飲雙雙眼。蘭言絮語已全忘,記得當時明月似淚光。
春到巳多時,幽禽尚未知。上林無限好,何事立枯枝。
秦淮水流落日西,瑤階不受翠煙迷。絕憐明月真堪摘,卻是青天不可梯。電掣海光龍出弄,雪翻林影鶴驚棲。榑桑若木同根葉,莫謂殊方動慘悽。
閩粵古城東,千巖半梵宮。冒寒尋水石,盡日倚虛空。鐘鼓何須急?壺觴亦有終。翩翩北海寺,碑版翠無窮。
側立長嗟天不許,認取囊刀,三尺秋毫具。未斫鯨龍韜廣宇,無聊偶堊操風斧。自是人生留不住,始向人生,留住當年句。昨夜星辰今夜雨,明朝收拾彎弓去。
打賊賊恐怖,看客客喜歡。亦有客是賊,切莫受伊謾。樂哉貧兒家,無事役心肝。既無賊可打,豈有客須看。
青山無限隔春城,擬作高樓睥睨平。多潑墨香臨入畫,近看云樹遠看晴。
滄溟幾萬里,山泉未盈尺。到海觀會同,乾坤誰眼碧。
魯公世取龜蒙地,宜有田文出相門。恰似夷吾起江左,封胡羯末盡蘭孫。子美才高不自期,卻言蘇李是吾師。若人欲逞蘭苕句,試掣鯨魚與對治。衛玠神清玉不如,非同杜乂斗肌膚。十篇冰玉傅青史,便是神清得似無。高臥江濱百慮清,獨于詩思尚營營。不勞刻楮三年力,攻破劉郎五字城。粉闈詞客伯牙子,碧落老人鐘子期。幸有園林窮勝事,不妨鐘鼓樂清時。
疇昔江湖意,兒曹總不知。幅巾沾雨過,拄杖看云移。鳳子飛應遠,鶯兒語最遲。閑從梅雪后,直到麥秋時。
妾本秦宮女,少小揚蛾眉。早辱君王寵,朱顏驕自持。卷衣皆羅紈,明珠縱橫垂。頭上翠瑯玕,爵釵珊瑚枝。盛年處深殿,容華天下知。一朝在里巷,遂為生別離。此身托古歡,南山猶可移。東鄰蕩子婦,泥沙委路岐。中心指秋日,同穴乃所期。
日到青宮分外長,梅兼白雪一時芳。儲皇更著瓊瑤句,句里天葩別樣香。
紫殿朝回白玉堂,常時鹓鷺儼成行。愁來隱幾西窗下,欲起孫通拜奉堂。
歲將大計,萬國來朝。車騎馳騖,四牡有驕。翟茀錯舉,琮璜宣昭。公車濟盈,群策畢招。末士殉榮,通人見超。惟我正則,以嬉以敖。
瀟灑開元士,神圖繪輞川。樹深疑垞小,溪靜見沙圓。徑竹分青靄,庭槐斂暮煙。此中有高臥,敧枕聽飛泉。畫里詩仍好,縈回自一川。湖晴嵐氣爽,浪靜柳陰圓。賦詠成珠玉,經營起霧煙。當年滿朝士,若個在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