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致政參政大資張公挽詞三首 其二
益部煩分陜,金陵起御戎。
逢時身已病,憂國志彌忠。
廊廟訏謨外,丘園夢寐中。
彈冠與歸老,盛節有初終。
益部煩分陜,金陵起御戎。
逢時身已病,憂國志彌忠。
廊廟訏謨外,丘園夢寐中。
彈冠與歸老,盛節有初終。
在益部您辛苦地承擔起分陜而治的重任,在金陵您又起身抵御外敵。遇到合適時機時您卻已身染疾病,但憂國的志向更加忠誠。在朝廷謀劃之外,您在田園的夢中也心系國事。從出仕為官到告老還鄉,您高尚的節操始終如一。
益部:指益州地區。分陜:相傳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陜而治,后稱封建王朝官僚出任地方官為分陜。
金陵:今江蘇南京。御戎:抵御外敵。
彌:更加。
廊廟:指朝廷。訏謨:遠大宏偉的謀劃。
丘園:指田園。
彈冠:指入仕為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張公為故致政參政大資,應是一位在朝廷有重要地位且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官員。詩人可能在張公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緬懷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面臨著一定的外部威脅或內部事務,張公的經歷和精神在這樣的背景下更顯可貴。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張公一生為國操勞、忠誠憂國的高尚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忠誠愛國官員的敬重。
吹簫乞錢,販脂鬻錢。
西風江岸攤錢,負茶商進錢。
西鄰醵錢,東鄰打錢。
明朝去索碑錢,付黃公酒錢。
我欲作亭題獨立,苦無翠蓋著金錢。
園林百輩皆名勝,為趁西風乞冗員。
土盆瓦斛空中久,羞見重陽插滿頭。
寄向柁樓煩送似,芼鱸齏蟹待新篘。
老志未消磨,常時苦切磋。
心閑贏事省,學淺怪書多。
未履明誠境,能祛富貴魔。
朝聞甘夕死,鞭辟更無他。
江流不可復,珠海問津行。
世路多奇險,君心自太平。
欲尋今古事,故作浪游情。
筆墨隨歌舞,笙歌樂盛名。
夢中衣褐定何祥,
明視由來世澤長。
誰擬前身是韓子,
為他毛穎著文章。
秋到人間斂曲塵,于門初見矞星辰。
須知宇內風云合,況是天邊雨露新。
盛德可容窺底蘊,殊功端自見經綸。
不應久袖安邦手,運指從教轉大鈞。
日斜馬滑驚危石,
路暗人疲怯敗橋。
雷電屢防風雨至,
須臾明月露青霄。
山留銅柱水銅船,新息威靈在瘴天。終古馬留稱漢裔,衣冠長守象林邊。
朝鳴銅鼓伏波祠,大漢兒孫實在茲。一任金標埋沒盡,馬人終古識華夷。
故鄉回首幾烽煙,西望沅湘路渺綿。一陌紙錢傳不到,春暉寸草又經年。
往事凄涼不可聽,合家相聚泣新亭。而今又作江南客,慘憶鄉山岳麓青。
月明鄰篆感山陽,向秀年來兩鬢霜。游子天涯無好夢,墓門風雨更滄涼。
齋壁張圖作臥游,十年夢斷故山秋。蓬萊屢被回風引,無限鄉心阻石頭。
陟岵心情未忍忘,真形摹繪意茫洋。若教垂念孤兒志,被發乘風下帝旁。
九岳峰回路不迷,夢魂夜夜楚云西。劇憐尺幅聲難繪,遼隔荒山杜宇啼。
搖膝支頤體漸康,
入門已作白家香。
從今休傍官人俗,
但向林泉呼二郎。
乾峰洗面摸著鼻,
云門吃飯咬著沙。
二人驀地相逢著,
元來卻是舊讎家。
秾綠深紅照夜明,自從西蜀識佳名。
年芳不隔關山道,勝事新添洛社盟。
高閣捲簾看不足,一春啼鳥恨難平。
闌干六曲催花信,芳草王孫空復情。
蒼巖郁郁長松樹,石甲龍鱗挺天霧。
雨澀霜洗幾百秋,似與君心同歲暮。
君今謫宦永安城,閩海愁云日夜生。
會待明時宣室詔,定從江浦望雙旌。
不解芳菲節,人傳上巳時;
何須修禊事,蚤是弄濤兒!
有客有客。
來侵門陌。
其氣欲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