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其二
秋盡暑猶劇,今朝涼意新。
輕陰能障日,小雨不生塵。
度壑時投策,看云一岸巾。
鄰僧問何往,茗果愧情親。
秋盡暑猶劇,今朝涼意新。
輕陰能障日,小雨不生塵。
度壑時投策,看云一岸巾。
鄰僧問何往,茗果愧情親。
秋末暑熱依然很厲害,今天早晨才有了新的涼意。薄薄的陰云能遮擋住太陽,小雨落下地面不起塵土。越過溝壑時偶爾放下手杖,看著云朵時撩起頭巾。鄰家僧人問我要去哪里,面對他們贈送的茶和水果,我為這份親情般的情誼而感到慚愧。
劇:厲害,猛烈。
障日:遮擋太陽。
投策:放下手杖。
岸巾:掀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灑脫。
茗果:茶和水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秋末時節。當時可能詩人在日常出行中,經歷了暑熱到秋涼的轉變,與鄰僧有了一番交流,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秋末出行的所見所感,突出了秋涼帶來的舒適和與鄰僧的情誼。其特點是語言平淡卻富有生活氣息,展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狀態和細膩的情感,在描繪日常生活場景方面有一定特色。
微官元不直鱸魚,何況人間足畏途。今日溪頭慰心處,自尋白石養菖蒲。九月霜風吹客衣,溪頭紅葉傍人飛。村場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
柘枝一聲。長安半城。五陵年少甘心,為王郎目成。眼波水清。臉波斷橫。憑他幡綽昆侖,舞婆羅法門。
翰墨班中推舊老,功名罷后得高眠。欽風最有鰲山長,技癢思歸不待年。
藥山手中書佛字,問他端爾要心開。只將佛字為酬對,元是曾持五戒來。
細小亦芙蓉。千瓣玲瓏。透心紅。花頭還學綠云松。馀蕊外,綴金蟲。莫使暗風驚淚落,教繡幕重重。鳳樓東。春色熊熊。一邊雖灺,一邊猶蕾,蘭膏依戀缸中。喜作爆聲,朱火吞吐一叢叢。金錢休卜,人至臨邛。
鑿翠開靈宮,低墻補山缺。下有流泉深,澹然靜而潔。入山不見山,探奇在一室。高閣忽登臨,檻外峰崒屼。叢桂生石間,根與石為一。境寂無人聲,遙望云一抹。悵然憶先人,手痕在石碣。
丹桂固應為密友,黃花自合讓高芳。夜來獨立西風底,吹入詩腸咳唾香。
回轉坡陀白間紅,西峰無寺盡芳叢。地偏留得多年樹,花晚挨過幾夜風?為補前游尋勝遍,幸乘佳日挈家同。無端刬及元同塔,剩對遺黎說大工。
便道鄉關喜往來,堂名畫錦對江開。綵箋通姓門前客,青眼留人月下杯。卷里詩歌多沈謝,座中朋舊半陳雷。逢人不是無消息,大庾如今未有梅。
天子用虎臣,敵愾建奇績。委身守四夷,四夷皆辟易。歸來賜彤弓,醉酒兼飽德。綺筵羅金殿,簫鼓沸云日。同心發和氣,歡聲自盈溢。咸愿竭股肱,干城效微力。
白粲十萬艘,日夜隨東流。常平貫雖朽,還作蘇民不。
青山千仞城百尺,云中嵯峨列萬石。關門控險鐵不如,萬人可望不可踰。蠻兵一朝殺關吏,驅馬入關履平地。山頭矛戟多于草,弩箭射甲如射縞。當關秪用一夫力,胡為萬卒猶難保。君不見山上城堞毀,樓傾四壁立。青貍蒼兕朝對啼,白蒿黃云暮愁入。
去此障煙枝,養此凌云節。白晝引清風,良宵逗華月。
長河淘出璚砂粒,纖指螺紋綰細發。琉璃瀲滟珠光明,凈滑擘開安榴核。紺綠銅柈貯碧漪,照膽光絲凜寒骨。青逼摩尼映法筵,借與劉郎供古佛。乞來圣水浴云根,散香多在維摩室。休言超劫出污坭,前身恰是中林物。五年重飲剩溪水,石共點頭私作語。分明記得舊精魂,前度劉郎從此去。
洮河馬死劍鋒摧,綠發成絲每自哀。幾歲中原消息斷,喜聞人自蔡州來。百戰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馬飲淮流。和親自古非長策,誰與朝家共此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