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嶺
極目慈云路,看山立少時。
湖光經雨闊,柳色泥煙垂。
琢石觀蹲獸,鐫崖讀斷碑。
西關知底險,撫掌笑兒嬉。
極目慈云路,看山立少時。
湖光經雨闊,柳色泥煙垂。
琢石觀蹲獸,鐫崖讀斷碑。
西關知底險,撫掌笑兒嬉。
極目眺望慈云嶺的道路,站著看山片刻。雨后湖面波光更顯寬闊,柳色在煙霧中低垂。觀賞雕琢成蹲獸模樣的石頭,研讀刻在山崖上的斷碑。知曉西關地勢何等險峻,卻像孩童嬉戲般撫掌而笑。
極目:盡目力所及,眺望遠方。
湖光:湖水的波光。
泥煙:像被泥染過的煙霧,形容煙霧濃郁。
琢石:雕琢過的石頭。
鐫崖:刻在山崖上。
西關:可能指當地的一個關隘。
撫掌:拍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游覽慈云嶺時,被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跡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得以悠然游覽并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慈云嶺的景色和古跡,突出特點是將自然與人文景觀結合,情感表達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心境。
薄晚初沾灑,清晨更慘悽。
魚寒拋餌去,鴉濕就檐棲。
幽澗濺濺溜,長堤淺淺泥。
一杯持自賀,吾事在鋤犁。
白蘋汀是舊家鄉,
歸興蘭舟泛渺茫。
日暮沙禽啼欲斷,
不知誰在碧云房。
求圖對峙抗西東,
天下強權屬兩雄。
藉重平和堅誓約,
萬邦齊頌息兵戎。
石門斜日柳波煙,釣得槎頭縮項鳊。小港溪橋沽酒去,大通漁火枕蓑眠。
山腰系帶朝收網,水面生皴夜纜船。羨爾浮家識風雨,自傷留滯一年年。
通津津口釣魚還,十里澄潭兩岸山。風便送歸楊柳渡,月明留醉荔枝灣。
滄桑閱盡須眉古,波浪經多夢寐閒。閒對白鵝搔白發,與君同寄水云間。
沙角潮平地軸寬,多君浪跡勝嚴灘。鵝潭倒影涵山郭,鷗侶將雛近釣竿。
煙雨南來云漠漠,牂牁東注水漫漫。畫船盡載沉香去,閒與兒孫倚棹看。
風聲不作寒無力,云翳才收月有華。清興牽人眠不得,開門共看古梅花。
白發從來羞月色,弊衣那更帶霜華。三生結習依然在,貪看寒梅幾樹花。
棲遲晴色敞郊扉,杳靄流光接翠微。
抱膝獨高梁父詠,灌園如息漢陰機。
林間垂薜裁為服,谷口行云曳作衣。
試問紫芝當日事,肯輸裘馬故輕肥。
造物如何,遽收拾、鴛鴦牒早。把香天粉井,劫塵埋了。初擬鹿門同載去,那知更踏長安道。到如今、白首送青春,真顛倒。
蜃市結,風鬟裊。午夢醒,槐宮杳。想定情良夜,倚燈人小。紫蟹黃英難共醉,都堪摩作凄涼稿。對西風、獨立哭斜陽,閑花草。
我聞漆園入夢蝶栩栩,又聞太白舉杯邀月舞。如來無我無眾生,化身萬億菩提樹。
錢君錢君仙佛徒,君卿唇舌淳于如。偶向人間弄狡獪,無相有相今之圖。
虬髯一張怒如戟,回鴣縛褲龜茲幘。忽然窈窕垂云鬟,肌理瑩澈藐姑射。
天人變幻誰能知,非儒非俠非神奇。彈琴蹴鞠等閑耳,青天碧海鞭龍螭。
子陵仙去少陵老,釣臺無恙莓苔掃。長鏟七尺白木柄,荒江野客種瑤草。
有時西笑入長安,七貴三公取次看。千騎上頭擁夫婿,長衫沒髁隨奚官。
丈夫得志貴不朽,撫髀閑煞射雕手。一朝百萬策貔貅,鞭笞宙合姿躪蹂。
惜哉有才不有用,腐鼠鴟鸮嚇雛鳳。左徒擊石浸江水,泉明乞食抱春甕。
白衣蒼狗只如此,鈞天偶醉何足齒。寧堪仙佛兩無成,青袍布襪誓從子。
滄江臥看日杲杲,文通才盡愁枯槁。苦浼陸郎丐我詩,何如黎里柳郎好。
人生只作畫圖看,展圖援筆心茫然。他年紙本流傳在,鼠肝蟲臂空悲歡。
一徑盤旋上,巉巖不可攀。
白云藏野寺,黃葉滿秋山。
人語晴煙外,禪心碧水間。
蒲團隨意坐,倦鳥帶云還。
早年鋤月手親栽,
看到成陰結子來。
二十馀年如一夢,
歸來五度見花開。
地勝江山國,
風清令尹家。
酒闌寒食夜,
月上海棠花。
過闕當行復暫留,數將新綠到深秋。
貪看野色時停騎,坐盡斜陽尚倚樓。
霜菊吐香侵歲晚,西山滿眼隔前游。
廊僧亦有蒼茫感,何況當筵盡勝流。
淡黃柳色小沙堤,
昨夜微霜秋滿溪。
月曉風清人未到,
藕香常在釣船西。
鈿合釵寒龍腦凍。衫薄香銷,舞怯銖衣重。疑是落花還碧洞。銀箏夜久殷勤弄。
愁捻銀針信手縫。翠帳云屏,一夕秋砧動。憑仗東風好相送。只應添得清宵夢。
白日當天三月半。各自無聊,妝好方長嘆。紫燕銜花向庭滿。花前拭淚情無限。
衣帶相思日應緩。風雨蕭蕭,吹我夢魂斷。今夜偏知春氣暖。紗窗只有燈相伴。
綠楊影里曉云酣。柔緒浴春蠶。獨憐堤草平如剪,尋芳信、豆蔻初含。醉眼微留雙暈,粉香才卸單衫。
碧天如水水拖藍。花氣透疏簾。濤箋錦字何由寄,彈紅淚、小印親函。癡夢渾如燕子,輕身飛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