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遏逆村 其二
地入臨安界,山藏遏逆村。夷門解迎客,牽馬到柴門。
地入臨安界,山藏遏逆村。夷門解迎客,牽馬到柴門。
公門身入洞門行,
出阱離籠似有情。
僧語夜涼云樹黑,
月生峰上月初生。
一色青松幾萬栽,異香熏路帶花開。山門欲別心潛愿,更到蜀中還到來。
到處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來僧。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緣應不能。
十里城中一院僧,
各持巾缽事南能。
還應笑我功名客,
未解嫌官學大乘。
十年拋擲故園花,
最憶紅桃竹外斜。
此日郊亭心乍喜,
敗榆芳草似還家。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里卓旌旃。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別有出墻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西園高樹后庭根,處處尋芳有折痕。終憶舊游桃葉舍,一株斜映竹籬門。
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到處吟兼上馬吟,
總無愁恨自傷心。
無端夢得鈞天樂,
盡覺宮商不是音。
兩地旌旗擁一身,
半緣傷舊半榮新。
州人若憶將軍面,
寫取雕堂報國真。
巡關每傍摴蒲局,
望月還登乞巧樓。
第一莫教嬌太過,
緣人衣帶上人頭。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誰見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釣臺。處處輕陰可惆悵,后人攀處古人栽。
潭上江邊裊裊垂,日高風靜絮相隨。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汴水高懸百萬條,風清兩岸一時搖。隋家力盡虛栽得,無限春風屬圣朝。
和風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齊垂旭日初,樓邊輕暖好風徐。游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陶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綠繞廳。
帳偃纓垂細復繁,令人心想石家園。風條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門愛樹萱。
不悟時機滯有余,
近來為事更乖疏。
朱輪皂蓋蹉跎盡,
猶愛明窗好讀書。
偃王燈塔古徐州,二十年來樂事休。此日將軍心似海,四更身領萬人游。
十萬軍城百萬燈,酥油香暖夜如烝。紅妝滿地煙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
數首新詩帶恨成,柳絲牽我我傷情。柔娥幸有腰支穩,試踏吹聲作唱聲。
高出軍營遠映橋,賊兵曾斫火曾燒。風流性在終難改,依舊春來萬萬條。
縣依陶令想嫌迂,營畔將軍即大粗。此日與君除萬恨,數篇風調更應無。
狂似纖腰嫩勝綿,自多情態竟誰憐。游人不折還堪恨,拋向橋邊與路邊。
清瘦形容八十余,
匏懸籬落似村居。
勸師莫羨人間有,
幸是元無免破除。
北風吹別思,杳杳度云山。
滿望是歸處,一生猶未閑。
知音方見譽,浮宦久相關。
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還。
道帔輕裾三島云,綠髯長占鏡中春。
高風已駕祥鸞馭,儒生也愛長生術,不見人間大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