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金元鼎新年七十 其二
論文傾滿座,嗜酒見天真。
舊愜李君馭,今懷王翰鄰。
歡情知老大,詩話倍清新。
莫作懸車念,滔滔且問津。
論文傾滿座,嗜酒見天真。
舊愜李君馭,今懷王翰鄰。
歡情知老大,詩話倍清新。
莫作懸車念,滔滔且問津。
談論文章時能讓滿座人傾倒,喜愛飲酒可見其純真的本性。過去與李君交往十分快意,如今懷念著像王翰一樣的芳鄰。歡樂之情讓人知道已步入老年,所談的詩話格外清新。不要有告老還鄉的念頭,且在這世事的洪流中繼續探尋。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傾滿座:使滿座人傾倒,形容有才華、有魅力。
天真:指純真的本性。
愜:快意,滿足。
李君馭: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作者友人。
王翰鄰:王翰是唐代詩人,這里可能指像王翰一樣的鄰居或友人。
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以懸車指告老引退。
問津:本指詢問渡口,后比喻探求途徑或嘗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標題“新年七十”推測,可能是在友人七十歲新年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雖未明確體現,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與友人處于一種相對閑適的社交氛圍中,詩人可能希望通過此詩鼓勵步入老年的友人繼續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才華和性情,表達對友情的珍視,并鼓勵友人不要因年老而消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律轉青陽候,愁聽曙雨聲。梅花寒自落,柳色嫩初生。撲竹驚棲鶴,穿林卻囀鶯。青山招隱處,延眺獨含情。
重洋游學罷,東風送,巨舸泊橫濱。看蓬萊勝境,櫻花未興,屐聲遙震,和服輕勻。驀地里,驚鴻掠清影,大地破新春。迷夢初醒,云裳香泯,余風飄引,凝想娉婷。翩翩同舟去。偎芳處,脈脈一往深情。應是夙緣長系、鴻案祥征。卻卅五年來,兒孫堂滿,嬌呼聲里,笑話頻頻。享盡人間融樂,漫應前因。
心知云路等榆枋,戲作方壺當玉堂。虛靜自應詳止止,逍遙均是一蒼蒼。心含寶月無中外,身著青霞可頡頏。政爾天游到疑始,覺知誰送竹風香。隨人作計魚千里,知命無憂鳥一天。碧落云深堪避世,九華煙暖可忘年。平章萬有歸玄覽,收拾方心入大圓。上界真人自官府,不妨聊作橘中仙。
高高下下十五里,白白紅紅千樹花。總在疏籬斷垣里,背堤臨水少人家。
寂寥吾道付萬世,忍向時人覓賞音。搔首金城西萬里,樽前從此嘆人琴。
情多兒女易流連,五十猶遲寡過年。吳札未乾嬴博淚,左思頻有惠芳憐。將雛且度梅花棧,養母雞營漲海田。憶作啼烏棲白下,依依宮柳拂寒眠。
臺垣奕奕紫庭西,地近蓬萊瑞色齊。雙觀月臨干鵲迥,五樓春見鳳凰棲。層霄夜永傳仙漏,中使時臨捧御題。為識履聲天上聽,錦袍猶有異香攜。
分離別西川,回景歸東山。別時悲已甚,別后情更延。傾想遲嘉音,果枉濟江篇。辛勤風波事,款曲洲渚言。
楊家庭館風光好,花萼連枝錦不如。況是和鳴雙翠羽,相親相樂似雍渠。
匹馬頻過細柳營,相看意氣足生平。無能并許歌賓館,有約何辭重薛城。笛奏轅門風淡淡,琴彈幢幕月明明。高山流水知音侶,海內論心幾弟兄。
粵江楓落曉霜微,郁水連天秋雁飛。獨憶與君行樂日,扁舟乘月訪僧歸。
一滴天飄水,雷車仰疾驅。官僚雖有罪,赤子本無辜。忍見苗將槁,翻愁海亦枯。處高卑合聽,萬口正號呼。
八月秋高風氣清,俯臨邊塞限長城。云連海樹無邊白,山接藩籬不斷青。絕域車書同制度,中原人物盡簪纓。誰知茅屋秋風里,愁殺長安老杜陵。
露華仙掌入三秋,翠幄重開拜冕旒。稱制諸儒真陋漢,乞言尚父未論周。
丈人居軒端,春從天上分。下以忞民難,上以答圣君。江藩昔重創,萬井哀如焚。貪人猶教饞,鋸牙虎為群。丈人耿隱憂,為霖騰溟云。洗洗垢藪污,揚之風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