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寅唐西洲都憲顧浙臺敘舊
十年京國拜丹宸,攜手曹司又幾春。重寫別弦憂柱促,共談時事覺情親。君今錦足錚錚立,我已銀絲縷縷新。他日掛罾南海上,江蓑誰伴白頭人。
十年京國拜丹宸,攜手曹司又幾春。重寫別弦憂柱促,共談時事覺情親。君今錦足錚錚立,我已銀絲縷縷新。他日掛罾南海上,江蓑誰伴白頭人。
振衣忽霄漢,巉絕已平視。
一線上天奧,萬笏出地底。
斜日在半崖,高鳥飛不起。
豁然倚層空,盤旋徑邐迤。
云生乍籠袖,澗響復盈耳。
何處煙林鐘,天風吹十里。
躡景有羽翰,蒼蒼暮凝紫。
早歲從親此宦游,重來五十四春秋。更無耆老詢前事,尚有邦人德故侯。吏治漸聞隨俗變,漢江終古抱城流。州前老檜當時物,笑我垂髫今白頭。
古復名邦漢水堧,依稀往事記當年。甘棠父老猶能護,風木孤兒秪自憐。輿論已徵良史筆,新詞深荷長官賢。遲留不盡王程系,回首重來意杳然。
生疏只是自生疏,
志若專時定不粗。
世事從來不兩大,
莫教錯了用工夫。
詰屈虬根,暗香疏影何年得。
廣平鐵石,先有春消息。
幾點寒英,用盡東風力。
誰曾識,冶傳南國,雪老莓苔碧。
麟經之筆既絕,
蠶室之書遂行。
聃非二子同傳,
齊魯兩生失名。
誰聞玉磬即過門,
漫說金燈不破昏。
等是此身俱物化,
云何五百至今存。
芳塘水暖鳧翁浴,初桐嫩遮窗窈。碧瓦云騫,香車露拂,人意不禁春嬈。垂楊自裊。映千頃霞光,亂翻晴昊。可似前番,淡妝臨水數枝裊。
層闌倚空縹緲。憑高望不極,飛燕能到。屧徑遺鈿,旗亭解佩,何處荒煙殘照。蕭郎漸老。記不起當時,冷香懷抱。苦恨鵑聲,勸儂歸去好。
梅花村墅里,三間屋,一帶短籬遮。見杜老堂成,滿階馴雀,蔣生徑啟,幾樹藏鴉。更兼有,松間堪抱膝,柳下好停車。有客來時,三杯桑落,無人到處,一徑桐華。
道先生隱者,好裁成芰服,買就漁艖。更覺神清秋水,骨秀煙霞。任世上浮沉,風飄耳畔,人間得失,絮落天涯。笑指華胥古道,這是儂家。
吾將從此逝,吾何意,吾亦愛吾廬。看眼底浮云,花從開謝,階前生意,草不芟除。閑尋去,古苔侵石罅,流水灌山廚。盍歸來乎,一琴一鶴,薄言觀者,非我非魚。
何人長握手,有西鄰野叟,能賦能書。便相逢成二老,一樣清癯。且自墮三杯,胞中浩浩,黑甜一枕,世外籧籧。人笑高陽去后,又兩狂且。
凄涼懷古地,慘澹暮秋天。
紅樹秦馳道,青山禹廟壖。
湖風飄斷角,墟日起孤煙。
老恨功名晚,無人共著鞭。
髑髏捻碎眼睛寒,
便把南辰對北看。
無限風流慵賣弄,
乘時推倒鐵圍山。
繡衾孤擁春寒峭。窗前小玉迎人笑。報道遠人回。郎君有信來。
循環都讀遍。腹內車輪轉。何日卻歸家。懨懨瘦損花。
天酒玉童斟送。秋水小鬟低誦。
今日與他生,一徑瓊壺花動。
非夢。非夢。波動月原不動。
野性頗愛山,逢山便欲住。
那知此山中,幽勝復無數。
桃花艷春津,鱗鱗踏前路。
沈綠注芳池,悠揚滋暖露。
本非無垢人,幸可洗塵霧。
石壁奔云泉,聆風儼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
靈竅覆千鐘,貪看忘故步。
秾纖半簾日,流光不肯駐。
世俗未能遺,沈吟返三顧。
滄海橫流到此身,新亭何地著沾巾。
徙遼燕喜翻羈國,行塞公孫豈有人。
事急調停思小范,勢成枯朽喻孤秦。
藍田不見師東出,屈突摩頭語未倫。
斯人高臥久榛墟,誰復能來式故廬。
史論抑揚存節槩,聲華標榜自乘除。
才非勁敵輸蘇李,事已兇終悔耳余。
爾日升沈何足恨,不應重廣《絕交書》。